试论民国初期华侨商科教育的创办与发展(1917-1927) ————以暨南学校为中心的考察
2010年no.3 侨务回顾 作者:熊杰 夏泉
摘要:“始有暨南,便有商科”。1906年,清两江总督端方奏请设立暨南学堂,作为主要招收南洋华侨子弟的侨校。清廷出于“宏教泽”、“系侨情”和“弥隐患”的考虑,准许了端方的请求。次年,暨南学堂在南京筹备完毕并正式开学,取名渊自《尚书•禹贡》“朔南暨,声教迄于四海”,意思是将中华文明传播至海外。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因无人主事而一度停办,及至1917年在黄炎培等人的努力下,暨南学校在南京得以恢复,设商业、师范两科。当时,国内的商科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而商业人才却是南洋华侨迫切需要的。为此,在1917年暨南学校复校时,暨南的商科教育便从无到有,并在日后的十年中不断发展完善。
一、暨南学校商科教育的创办
民国前,在各重要的港口城市和经济金融的中心城市,已经出现了一些由清政府和各地商会兴办的商业学堂。如天津商会成立初,就明确认识到“查商业实富国之本,人才为商业之要,现值商战时代,亟应广培人才,以宏教育。”并且把商学对于商业发展的作用提到了相当的高度,“商学不讲,率多遇事牵制。”“商业不兴由于不智,不智由于无学。”在天津官绅的共同努力下,1906年7月,天津中等商业学堂开办,日后虽多次改易学校名称,但其商学性质始终如一。
1911年前后,在天津商会的努力下,华北地区的商业职业性质的学堂已逐渐多起来,但就全国范围来看,形势并没有如此乐观。建制比较完善的商业学堂,在当时并不多见,仅是以中小学商业教育和各种带有职业性质的商业教育为主。教育经费也具有不确定性,多为各地重视商业教育的商会资助。
民国初期,教育部开始颁布相关法规,完善教育方面的规程。对商业专门学校的组织规则、修业年限和具体科目等也都作了详细的规定。之后几年,仅在武昌等地出现了不多的几所商业专门学校,其中国立商专只有武昌国立商业专门学校一所。可见商科教育在当时是相当落后的,教育的形式也仅是中小学教育和商业专门学校。
暨南学校得以在1917年复校并创设商科教育,无疑是和黄炎培的作用分不开的。他对华侨教育的热心以及对商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都在暨南学校的复校和商科教育的首设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1914年,黄炎培辞去江苏省教育司司长职务,开始以《申报》旅行记者的身份考察教育,前后两次赴黄山、庐山、雁荡山和山东、北京、天津等地考察教育,对于各地教育情况的考察和评判,撰文编辑成《黄炎培考察教育日记》第一集和第二集。通过对国内错综复杂的教育现实的考察,他指出:“教育者,将俾其人克自适于所处之社会,以遂其生存也。故离社会无教育,欲定所施为何种教育,必察所处为何种之社会。”由此,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逐渐形成。当时在南洋诸岛,华侨在商业上已经占据了一席之地,“但仍多沿守旧规,缺乏新的组织和管理,不利于商战,竞争往往处于劣势。”可见,黄炎培所提倡的职业教育与南洋华侨所需要的商业教育不谋而合。1917年5月,由他首创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在上海成立。几乎与此同时,北洋政府教育部派黄炎培等人前往南洋考察华侨教育。黄炎培一行花了近三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对南洋华侨教育的考察,并完成了《南洋华侨教育商榷书》。在这份“商榷书”中,黄炎培针对南洋华侨教育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了十条建议,劝导南洋华侨继续兴办教育,并预言“时势所趋,舆论所迫,今后政府必重视华侨教育。”其中,黄炎培对于商业教育的倡议也来源于他的职业教育思想和赴南洋考察教育时的见闻。“南洋各校,盛行商业科,如苏门答腊”,“夫商业教育的种类甚繁,就余所见,适应于其事业而分科者有之,若银行、保险、运输、航海等是也。适应于其技能而分科者有之,如簿记、打字、速记、打包等是也。适应于其区域而分科者亦有之,如国内商业、外国商业是也。若夫普通商业,其一种耳。吾亦知初办商业教育,无分科之必要,然学校每年毕业数十人,岁月稍积,供求上不能不生影响,是所谓分科者,实际非必邃需此,而研究不可不及此。”归国后,他“与袁希涛、韩希琦、范静生、赵正平等人再三奔走,向当局陈述兴办侨校的重要意义,并极力倡议复办暨南”。直至1917年11月,北洋政府终于批准暨南复办,并委派黄炎培主持复办事宜。1918年3月,暨南在南京原校址正式开学,改名为国立暨南学校。
黄炎培在筹备暨南学校时期就已决定先设商业、师范两科,这与学校培养华侨学生“从事华侨教育或商业”的目的也是一致的。当时南洋华侨大都从事商业,“吾因而确认南洋社会需要商业教育,实有非常迫切之情势,则非仅在小学略授以商业知识,如所谓预备商业教育者为克能满足其要求。”黄炎培曾对他所到南洋各地21所著名学校学生父兄职业做过调查,结果显示:从事商业的约占63%,从事工业的占26%。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南洋各地的商业教育却不甚发达,商业人才也相当缺乏,“侨民子弟年龄稍长,大都为谋生计,中途退学,毕业者寥寥。”既然南洋急需商业人才,那么以招收南洋华侨子弟为主要生源并作为华侨最高学府的暨南设立商科教育,教授侨生以商业知识、技能,为南洋华侨培养商业人才,便在情理之中了。
最初的商业科,修业年限为三年。负责筹备的黄炎培曾指出,这商科“名谓中等,则固类似高等”,“为一种特别之商业专修科”。其课程设置是相当完备的,科目有修身、国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法制、经济、簿记、速记、打字、商品学、商事要项、商业实践、体育。1919年,又在中学部附设商业特科,修业一年。后来,学校又在初级专门部增加了第二外国文、商算、珠算、世界史、世界地理、银行等课程。此外,学校还为“程度不及入师、商两科之学生”设立了补习科。
综上所知,1918年,国立暨南学校复办之后创办商科教育,实际上是与黄炎培的筹划以及南洋华侨对商科教育的迫切需要密不可分的。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