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摘编
2019年no.1 观点摘编
开栏的话:
2019年是完成机构改革、侨务工作在新起点上再出发的开局之年,加强顶层设计、机制建设是我们在新时代推动统战侨务工作开好局、起好步的关键之举。理论研究是指导工作实践的基础,了解新时代涉侨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理应成为各级统战部门制定侨务政策、谋划工作机制的重要依据之一。从本期开始,本刊与暨南大学图书馆世界华侨华人文献馆合作开设“观点摘编”栏目,概要介绍最新涉侨理论研究成果,供各级统战干部参考。
“一带一路”背景下
海外华文媒体亟需转型升级
华文媒体遍布世界各地,其新闻触角广泛延伸,在全面、客观报道“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的作用不可替代。海外华文媒体分布在61个国家和地区,总数达1019家。随着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影响力的扩大,海外华侨华人在当地社会实力的提升,海外华文媒体的整体实力正在逐步增强。但海外华文媒体也面临缺少专业人才、向新媒体转型困难、市场竞争激烈等问题。未来海外华文媒体在转型升级中呈现以下新趋势:一是华语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形态,由各自独立发展转向融合发展,逐步走向融媒体时代。二是海外华文媒体逐渐由单一的地方媒体向多地联动、媒体平台齐备的传媒集团转变。三是由侧重华文内容向兼顾住在国主流语言、关心议题转变,有些还开始与住在国主流媒体开展内容交换、共享发行渠道等合作,进一步凸显本土化趋势。
“一带一路”倡议给海外华文媒体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海外华文媒体应继续秉承中华优秀传统,在海外传播更多的中国正能量;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形象;积极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增强影响力;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与中国媒体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推动海外华文媒体的新发展。
——廖萌:《“一带一路”背景下海外华文媒体转型升级研究》,原载于《八桂侨刊》2018年第3期
华侨华人在融通中加关系
和构建文化形象方面拥有独特优势
中国文化对外传播需要开拓多种渠道,善用不同资源。相比较而言,海外华侨华人是中国文化理想的介绍者和传承者。要有效发挥海外华侨华人的积极作用,推进中国文化与当地文化的交流会通。加拿大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并将其纳入宪法的西方国家,华侨华人在融通中加关系和构建文化形象中拥有经济和教育两个方面的独特优势。从华侨华人传播中华文化的效果和媒介来看,可将对外传播活动重心从两个方面进行调整:一是借助当地华侨华人社团和文化团体等资源,鼓励海外华侨华人主办中华文化传播活动,并融入到目标受众群体中去;二是与华侨华人,尤其是华商华社合作开发具有“中国精神”的文化创意产品等。
改革开放 40 年来,加拿大华侨华人对于中国的政治经济建设、弘扬中华文化、增进中加友好关系作出了重要贡献。加拿大华侨华人在中国侨务工作和政策的指导下,与中国形成了双向的良性互动,发挥了独特作用,实现了双赢。重视侨界力量,引导海外华侨华人树立良好形象、与当地民众和睦相处,不仅是构建中国文化形象的需要,是海外侨胞长期生存发展的需要,更是增进中国和其住在国关系的需要。
——苏曼:《中国文化形象在加拿大的传播:华界的力量》,原载于《民族艺术研究》2018年第6期
华侨华人是推动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力量
华侨华人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独特优势,在中国和广东对外经贸文化交流合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21世纪以来,海外华侨华人经济实力不断壮大并向国际化转型,投资行业不断多元化,开始向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全球华商企业总资产规模约超过4万亿美元,成为国际经济融合发展、深化合作的突出力量。华侨华人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社会职业不断改善,对当地社会政治参与度也在提升。
2018年10月,习近平同志在广东考察时,要求广东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抓紧抓实办好。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突破点是:继续发挥华侨华人独特优势,以互补共赢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坚持资金、技术、产业、市场全面融合,充分利用华侨华人的资金、市场网络优势,创立全球性采购、营销中心,汇聚国内外华人英才;以共铸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高地为重点,促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创新产业、创新要素、创新体制与海外高科技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对接的平台;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契机促进文化交流与国家软实力建设,可以通过以文化创意产业为切入点,借助海外华侨华人民间使者的身份,通过广大海外华侨华人在国际社会通用的语境下与世界对话,积极努力地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在制度创新、社会理念、人文价值等方面的魅力。最终,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示范带,服务全球、与全球华侨华人和世界各国和地区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的大平台。
——左晓安:《新时代华侨华人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思考》,原载于《新经济》2018年第12期
海外华商有力推动
中国改革开放发展
海外华商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贡献者与受益者,其在中国的投资企业,即侨资企业,一直受到政府、社会和媒体的广泛关注。
海外华商投资企业,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贡献者与受益者。其40 年来所呈现的阶段性特征,折射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在1979、1989、2008年等关键点,海外华商的投资与交流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改革开放克服困难持续发展。华商以其特有的方式,推进了中国工业化进程,推动了思想解放与制度创新,推进了技术与管理的进步及人力资本的培育,为中国经济发展与制度变革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海外华商与中国经济共成长,近十年来,其平均投资规模已日益超过欧美日本在华企业,在经营层次与质量等方面走向转型升级,从低端劳动密集型企业向科技产业、新兴战略性产业及金融业等服务业拓展,其本土化趋势使之全面融入中国经济的脉动之中。
海外华商投资推进了中国工业化进程,推动了思想解放与制度创新,推进了技术与管理的进步及人力资本的培育,为中国经济发展与制度变革做出了不可替代的巨大贡献。
——龙登高,李一苇:《海外华商投资中国40年:发展脉络、作用与趋势》,原载于《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8年第4期
加强中俄双边警务安全保障合作
保护在俄华侨华人华企安全
在俄华侨华人华企安全状态始终是中俄两国交往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话题。20世纪末至21世纪的今天俄罗斯华侨华人华企所处的历史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近年来针对俄罗斯华侨华人华企的违法犯罪案件频发,形势严峻,其背后的原因也较为复杂,涉及社会、政治、经济等各个层面。
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发挥国家安全保护的责任,加强中俄双边警务安全保障合作;把教育引导国民建立海外安全防范意识和技能作为长久大业来抓;加强政府引导和资源共享,为“一带一路”建设营造安全空间;将高层互信惠及中低层,从高级警务向中低级警务发展。相比之下,在俄罗斯的安全保障措施,往往更适于采用常态性的、日常的、长期不间断的预防性对策。加强中俄双方常态化的警务合作渠道构建;加速警务联络的职能转型,定期开展促进国际“警民关系”的活动,强化有关“利益共同体”海外认知,逐步改进住在国警察针对中国公民的执法规范化程度,促进公平执法;同时,借2018年和2019年的“中俄地方合作交流年”活动之际,加强双边执法安全合作的对策,增加出境创业者的安全感,增强两国人民的友谊和福祉。
——张杰,张天鹏:《在俄华人华侨华企的安全保护与中俄警务合作》,原载于《国际安全研究》2018年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