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摘编-pg麻将胡了模拟器

pg麻将胡了模拟器首页  > 观点摘编   > 正文
观点摘编
2019年no.5 观点摘编 

  欧洲华侨华人研究70年

  作者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中国学者关于欧洲华侨华人研究的发展进程划分为沉默、探索与成长三个阶段。1949-1977年为沉默阶段。该阶段欧洲华侨华人社会规模、影响有限,中国学界对欧美情况了解不多,仅有少量研究著述且集中在东南亚,关注点是“苦难史和革命史”。1978-1999年为探索阶段。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重新起步,仅有两篇涉及欧洲华侨华人的文章且以中国革命史为主。1978-1999年,发表相关论文87篇,出版若干地方志、华侨志、中国近代留学史、侨乡研究专著以及“东欧中国新移民”等纪实性文学作品。

  21世纪以来,中国逐步形成致力于欧洲华侨华人研究的学者群,呈现出三大特点。首先是主题拓展、成果迭出。2000-2018年,共发表相关论文415篇,涉及的主题从政治、经济、社会、历史、文学到宗教,国别研究地域也明显拓展。其次是学科多元、立足实证。王春光从社会学、曹南来等从宗教的视角进行研究探讨,相关研究呈现出多学科共同参与、注重实证调研的特点。再次是跨国合作、共建平台。中欧学者多层次共同推进跨国合作。

  纵观国内外对欧洲华侨华人专题研究的进展,虽然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但仍然存在不足与缺憾。一是描述性、介绍性、概况性的著述多,经过深入研究并具有一定理论深度的研究还相对有限;二是研究主题高度集中,观点内容难有创新;三是欧洲国家多、语言杂、资料散,是深入研究的障碍。

  ——李明欢:《欧洲华侨华人研究70年》,原文载于《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9年第3期

  70年来中美关系的变迁

  对美国华侨华人的影响

  论文通过梳理新中国成立至今三个阶段的中美关系,论述了中美关系从冷战到缓和,从接触和经济相互依赖到战略性竞争的阶段性变动过程,以及这种国家间关系的波动在政治、经济和科技文化等维度对美国华侨华人产生的重要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美国国内以麦卡锡为首的反共人士掀起红色恐慌,“黄祸论”“红色第五纵队”等排华舆论盛行,许多华人遭受无妄之灾。华侨华人被迫中止与祖(籍)国的联系、华侨华人社会内部分化、遭受政治审查。华侨华人企业生存环境艰难、中断向侨乡汇款。华侨华人学者遭受审查、文娱活动方面遭到限制。

  进入20世纪70年代,尼克松政府开始改善对华关系,中美建交适逢中国改革开放,美国社会对华舆论逐渐缓和,华侨华人群体积极融入美国社会,被誉为“模范少数族裔”,在美“落地生根”。华侨华人参政热情升高,华侨华人社团在政治领域取得新突破。华商来华投资逐渐增多,华侨华人就业机会增加。华侨华人科学家作为中美人文交流的使者,成为连接两国科技合作的桥梁。

  冷战结束后,随着中国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开始打着“中国威胁论”的名号,对华进行一波又一波的舆论攻击,影响着华侨华人在美的生存和发展。20世纪90年代起,美国借口所谓的人权、知识产权、西藏和台湾等问题,不断通过立法、外交等手段向中国施压,近年来有关“侨务干涉论”“中国间谍威胁论”等论调喧嚣,美国华侨华人也因此受到波及。在当前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下,关税的上涨直接波及美国华侨华人的日常民生,从事中美贸易的华商压力增大。中美战略竞争波及美国华侨华人的科技和人文交流,针对美国的华侨华人学者加大监控力度,近20年来,被控从事间谍活动的华裔美国人越来越多,其中许多案件早已被证实是无稽之谈。

  美国华侨华人是中美关系改善和友好发展的桥梁和纽带,但也可能成为中美关系波动乃至交恶的受害者。中美关系的变动一直是影响美国华侨华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变量。

  ——陈奕平,尹昭伊:《70年来中美关系的变迁对美国华侨华人的影响》,原文载于《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9年第3期

  澳大利亚华人

  新移民的社会融合问题

  作为一个多种族的移民国家,澳大利亚的移民融合问题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20世纪7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移民政策的调整对亚洲新移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此背景下,澳洲莫纳什大学和斯坎伦基金会主导调查过去十年中澳洲民众对移民、多元文化政策的态度变化。调查报告的分析显示,澳洲的社会环境不太有利于移民的社会融合。访谈发现,整体而言,华人新移民的社会融合水平有待提高。

  语言与文化是影响华人新移民社会融合的第一要素。华人新移民即便移居澳洲多年,饮食仍以中餐为主;不愿割断同自己故土的联系,不愿轻易放弃自己的文化;喜欢聚族而居,使用家乡语言,遵循中国传统观念。

  种族是影响中国新移民社会融合的重要因素。澳大利亚于1975年颁布了《反种族歧视法》。澳洲虽然是传统移民国家,但实际上仍然是一个以白人为主的国家,华人被视为外国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种族的不同。

  融入的同时保留自己的文化。澳大利亚是一个移民国家,多元文化是澳大利亚文化的必然特性。保持自己的中国文化背景,就是保持自己的民族尊严和骄傲,本身就构成了澳洲这样一个以多元文化为特征的主流文化的一个部分。

  移民社会融合是主流社会和移民群体的双向调整、互相接纳和认同的过程,华人新移民保留自身民族文化,积极参与居住国社会实践是促进该群体社会融合的有效途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新移民的社会参与既是社会融合的目的,同时也是融合的手段。

  ——李泽莹:《澳大利亚中国新移民的社会融合问题研究》,原文载于《八桂侨刊》2019年第3期

  新时代开展

  华侨华人工作的路径探析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海外华侨华人为中国的繁荣强大深感自豪,与祖(籍)国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对祖(籍)国的认同也与日俱増。

  各国华侨华人来源多元、构成复杂,与祖(籍)国的关系以及参与和促进中外合作的态度,存在一定的差异。在中国开展大国外交的新时代,华侨华人促进中外关系的成效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中国的认同程度。我们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探索有效的工作路径,广泛团结海外华侨华人,做好海外华侨华人的工作、凝聚侨心侨力。首先,应根据群体特点采用不同的工作方式。海外华侨华人情况各异,其与祖(籍)国的亲疏程度不一,应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方式以及宣传口径,才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其次,应继续发挥华侨华人社团的作用。随着中外关系的迅速发展,各国华侨华人社团加强了与祖(籍)国的联系,在促进中外关系特别是促进中外经贸合作、中外人文交流以及反“独”促统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廖小健,黄剑洪:《新时代开展华侨华人工作的路径探析》,原文载于《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年第4期

  做好新时代广东侨务工作的思考

  随着机构改革的深入,侨务工作面临的历史任务更加艰巨。为做好新时代广东侨务工作,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力。

  加强侨务工作理论研究,提升侨务工作水平。为适应新时代统战工作对侨务工作的新要求,必须加强侨务工作理论研究,把握侨务工作规律,提高侨务工作理论水平,为制定侨务政策法规提供理论支撑。

  加强侨务法制建设,凝聚侨心侨力。通过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根据侨胞的合理要求,在我国法律框架内,制定切实可行的侨务政策法规,最大限度地维护侨胞合法权益,凝聚侨心,广泛团结侨胞,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保护华侨华人权益,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共建“一带一路”。开展华侨华人权益保护,广泛调动侨胞积极性,共同推动“一带一路”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取得辉煌成就。

  此外,还应着力推动侨企转型升级,提高广东开放水平;保护华侨政治权益,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加强华侨捐赠监管,团结侨界精英;弘扬中华文化,团结中华儿女;构建“互联网 侨务”系统,打造全球侨务工作平台。

  ——梁辉荣:《做好新时代广东侨务工作的思考》,原文载于《广东统战工作》2019年第66期

  (暨南大学图书馆•世界华侨华人文献馆供稿)




出 版:《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主 编:董传杰
副主编:田 莉
编辑部:姜红星 王 振 王建国
本期执行编辑|王 振
美术设计/版式设计|陈 悦
刊 号:issn 1672-8831
    cn11-4111/d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
    35号《侨务工作研究》
    编辑部
邮 编:100037
电 话:010-68320141
      88387581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pg游戏官网登录入口的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