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摘编-pg麻将胡了模拟器

pg麻将胡了模拟器首页  > 观点摘编   > 正文
观点摘编
2021年no.1 观点摘编 

  在日华文教育的现状、问题与思考

  自19世纪末至今,受中日关系和两国国内政治经济社会状况等影响,日本华文教育经历了增长、停滞、恢复和激增等变化。特别是1980年代以后,随着日本华侨华人以及其他中国籍人口规模的日益扩大和社会地位的提高,日本华文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横滨山手中华学校、横滨中华学院、东京中华学校、大阪中华学校、神户中华同文学校等五所传统华文学校之外,还出现了周末中文学校、中文补习学校、电视远程教学、网络教学等新的华文教育形态。

  目前仍面临诸多问题,如华文教育一直被排斥在日本正规学校教育体制之外,华文教育设施陈旧,缺乏新一代华文教材、华文师资等。为使日本的华文教育更上一个台阶,提出具体改进建议:一是从保障国民接受教育权的高度来重新认识和评价海外华文教育;二是加强对华文教育的研究;三是结合住在国的情况编写新的华文教材;四是将华文学校师资培训纳入住在国教师培训。

  ——王智新:《在日华人华侨教育的现状、问题与思考》,原文载于《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

  能动者视角下南通“新侨乡”发展研究

  能动者指的是对周围环境做出合适反应继而采取相应行动的人。能动者视角理论多应用于地方政府的治理研究。南通“新侨乡”的形成和发展对经济和社会文化生态有着积极的影响。

  在南通“新侨乡”形成发展过程中,无论是侨胞还是政府部门均扮演着重要的能动者角色。为进一步推进各级政府与侨胞能动力度并形成合力,建议如下:一是深入挖掘新侨商在引进高新技术、推动产业升级、发展新兴产业,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建设与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在南通交汇叠加的有利条件。二是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着力挖掘南通江海特色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用好南通新侨商搭建的海外平台和网络,做好地方文化海外传播的文章。三是整合相关新侨资源,使南通华侨文化在代际传承中得以拓展和丰富,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南通新侨故事”,使其成为走向世界的经典范本,激发更多海外侨胞来通投资兴业的热情。同时,通过对南通“新侨乡”文化的梳理与传播,让青年一代从中受益、获得启示,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中汲取精神力量,共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张蓓丽:《能动者视角下南通“新侨乡”发展研究》,原文载于《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20年第4期

  新形势下海外侨务工作形势分析与展望

  新形势下,海外侨务工作应因应国际国内变化,聚焦当前突出的现实问题,积极转变工作思路与方式,开拓工作视野,开创新时代侨务工作新局面。

  新形势下开展侨务工作的新视角有如下六点:

  第一,弘扬抗疫精神,增强海外侨胞认同。积极弘扬中华文化,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价值、道德伦理,增强海外侨胞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知,积极凝聚侨心侨力。

  第二,鼓励海外侨胞融入当地主流社会,为住在国发展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海外侨胞只有真正融入当地主流社会,才能在当地长期生存,才能有好的发展,才能更好地开创事业,进而才更有能力回报家乡和祖国。

  第三,鼓励和引导海外侨胞继续发挥与当地民众联系紧密的优势,展现中华民族睦邻友好、兼善天下的优良传统。

  第四,积极稳妥、因地制宜地引导海外侨胞融入民族复兴伟业。既积极进取又慎重稳妥,遵守相关国际公约和住在国法律规定,准确把握海外侨胞代际、地区和身份认同的差异,因地、因人施策。鼓励海外侨胞发挥在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优势作用,并深度参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第五,引导海外侨胞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引导国际社会科学认识和正确对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扩大知华友华“朋友圈”、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影响力。

  第六,引导海外侨胞通过各种形式向住在国政府、民众、媒体等讲好中国防疫抗疫故事,让中国道路、中国方案、中国主张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理解和认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刘芳彬:《新形势下海外侨务工作形势分析与展望》,原文载于《人民论坛》2021年2月5日

  构建华侨华人社会命运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为华侨华人社会建设提供了价值参考,华侨华人社会与本土社会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和而不同”、融合共生的状态,这也是华侨华人社会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趋势。

  华侨华人是华侨华人社会的构成部分,包括新老侨在内的华侨华人首先应转变自身观念。华侨华人在过去时态是共同体建设的贡献者,在现在时态是共同体建设的参与者,在未来时态是共同体建设的执行者。华侨华人社会走向共同体不仅有利于华侨华人社会与当地的融合,促进共同发展,更有助于住在国与中国之间关系的提高,加快推动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步伐。华侨华人社团一方面促进华侨华人社会与当地社会的融合,反对歧视,维护华侨华人权益,积极参政议政;另一方面,保持华侨华人社会与祖(籍)国之间的联系性。华文媒体作为信息平台,在促进华侨华人社会建构与发展的过程中,应注意信息的甄别与筛选,注意培养华侨华人文化认同,发挥共同体意识宣传阵地作用,促进华侨华人社会重新整合,加速走向共同体的步伐。华文教育除了教授传统的中华文化与汉字之外,应该吸纳世界优秀文化精华,培养出能够适应住在国现实需要,同时又能保持华侨华人特性的新型人才。华文教育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思想传播的过程,华侨华人社会与住在国和谐相处,融合共生的思想在华文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得到贯彻,起到导向作用。

  ——仝心怡:《构建华侨华人社会命运共同体》,原文载于《新丝路》2020年第12期

  19世纪末20世纪初

  海外华侨与广州城市近代化研究

  广州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较早的地方,其民族工业与洋务企业几乎同时出现,这与华侨投资有重要关系。早在19世纪70年代,华侨陈启沅投资的继昌隆缫丝厂是中国第一家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开创华侨投资工业之先河。1895-1913年,广州府属地新兴的主要企业有82家,有详细资料记载的76家企业资本额达820.4万元, 而广州市区16家主要企业资本额共579.1万元,占全国主要企业同期总资本额的10%以上,其中华侨投资兴建的企业占了很大一部分。

  海外华侨在广州近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角色。19世纪末20世纪初,海外华侨不仅积极支持广州起义等,而且投资城市经济发展,推动着城市工业体系的完善和进出口贸易的转型发展,加速了广州城市近代化发展。华侨投资进出口行业带动广州对外贸易发展,特别是大量侨汇不仅抵补了中国对外贸易逆差,而且投资近代工业,推动了城市经济结构转型发展。华侨资本在城市发展区域扩展、城市马路、电力、邮政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广州侨批业作为邮电通信业务的补充,强化了海外华侨与祖籍地的联系,推动了广州近代金融和通信的发展,推进了广州城市近代化进程。

  ——武文霞,欧阳卿:《19世纪末20世纪初海外华侨与广州城市近代化研究》,原文载于《岭南文史》2020年第3期

  (暨南大学图书馆•世界华侨华人文献馆供稿)




出 版:《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主 编:董传杰
副主编:田 莉
编辑部:姜红星 王 振 王建国
本期执行编辑|王 振
美术设计/版式设计|陈 悦
刊 号:issn 1672-8831
    cn11-4111/d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
    35号《侨务工作研究》
    编辑部
邮 编:100037
电 话:010-68320141
      88387581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pg游戏官网登录入口的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