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振铎散文中的爱国主义
2004年no.1 海浪花 作者:孟建煌
2003年12月19日是我国杰出的爱国主义者、著名文学家、社会活动家郑振铎先生诞辰105周年纪念日。郑振铎(西谛)是“五四”所诞生的一代风流人物之一,是新文化新文学运动中一名真正的战士。他不但对祖国文化事业,对中国文学史尤其是中国俗文学史方面有贡献,同时在几十年的文学生涯中,他也有相当多的文学创作实践,胡愈之称他“是一个多面手,不论在诗歌、戏曲、散文、美术、考古、历史方面,不论在创作和翻译方面,不论是介绍世界文学名著或整理民族文化遗产方面,都做出了平常一个人所很少能作到的那么多的贡献。”郑振铎先生从青年时代积极投入“五四”运动,创办《新社会》,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主编《文学旬刊》和《小说月报》。在蒋介石发动反革命“四·一二”政变后被迫流亡海外,到抗战期间坚持留在“孤岛”为国家抢救大量文献、古籍。新中国成立后,以满腔的热情从政十年,直到消失在蓝天白云之上。郑振铎先生之所以受到大家的尊敬,正如他的学生周一萍所说的:“我觉得,郑振铎同志最为可贵的,是在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所表现出的临危不惧、坚贞不屈、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种可贵的爱国主义思想贯穿于他各个时期的散文创作中。本文略举他有关“五卅”和“抗战”两个时期的文章,以窥郑振铎先生爱国的情怀。
南京路上血横流堂堂一文足千秋
郑振铎在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就发表了《街血洗去后》、《六月一日》、《止水的下层》、《迂缓与麻木》、《〈公理日报〉停刊宣言》等大义凛然的愤激之作。“五卅”惨案发生的当天,郑振铎先生回家后,紧锁双眉、脸色铁青,默默不语地在书房内来回踱着,不停地吸着烟。当晚他坐在书桌前,根据亲眼目睹的情景,奋笔疾书,写下了《街血洗去后》一文,一直写到拂晓。这篇散文生动地描述了几个小时前发生在南京路上的惨案,强烈地控诉了英日帝国主义的暴行。该文的第一句话便是“什么事也没有如‘五卅’大残杀事件发生得出我意外,使我惊怖了?选”从中我们仿佛可以看到郑振铎先生的胸膛里,一腔热血正在翻腾着,汹涌着。在反对帝国主义方面,是闪耀着光彩,飞扬着战斗精神。
就在刚发生过空前大残杀事件的南京路上,当夜里灯火依然闪耀的明亮着,语声、笑声,笙歌声,依然的。甚至还有人在那里开游艺会。作者另一篇杂文《迂缓与麻木》中的人们,像鲁迅笔下的阿q一样,被人驱打,只是微笑的躲避着皮鞭,什么反抗的表示也没有。大概他们认为人生天地之间,大约本来有时要被打的,有时要被人残杀的,所以各酒楼上,弦歌之声,依然鼎沸。各商店灯火辉煌,人人在欢笑,在嘲谑,游艺会照开,拜寿的照旧,看戏的照常。“麻木、淡漠、冷酷?芽?选为什么?芽”作者任怎样也揣想不出。这些满含着“血和泪”的文字,揭露国民精神的病态,自然是为了引起疗救的注意。
倭寇南来百事空志节如山气似虹
1937年11月12日,惨淡的天空凝聚着乌云,在这黑暗笼罩下,上海陷落。郑振铎先生留在“孤岛”以笔代刀,奋笔疾书,一篇篇犀利的文章,似投枪,似匕首,刺向敌人的心脏,表现出了郑振铎先生强烈的民族感情和爱憎。他“借古人的酒杯,浇自己的块垒,”《桂公塘》歌颂精忠报国的文天祥,《风涛》抨击祸国殃民的魏忠贤,都是借古讽今之作,表现出郑振铎赤诚的爱国情怀。文章发表后,曾引起社会上强烈的反响。很少写诗的郑振铎“情绪”在卢沟桥事变后,达到了高潮。他挥笔写下:“苟安的和平是一条死路/忍辱的退让是一种罪恶/以铁来回答铁的呼啸/以血来回答血的渴望/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他在抗战时期及后来写的一系列社会随笔,如《“野有饿殍”》、《从“轧”米到“踏”米》、《鹈鹕与鱼》、《汉奸是怎样造成的》、《我的邻居们》、《“封锁线”内外》、《坠楼人》以及《最后一课》,是一组抗战沦陷区的全景图。
沦陷后的上海,物价飞涨,米珠薪桂,少数人荒淫无耻,过着朱门酒肉的奢侈生活,而大多数中国人,则是朝不保夕,挣扎在饥饿线上,乞丐满街、饿殍日增。郑振铎目睹此状,愤然写下了《“野有饿殍”》等文,揭露和抨击侵略者的罪恶。文中有这么一段:我看见一个青年人,瘦得只剩下一副骨和皮,脸上剩下一对骨碌碌的无神的大眼睛,脸色是青白的,双腿抖着,挣扎的在扶墙摸壁的走着,口里低低的喊道:“饿杀哉?选饿杀哉?选”这样冷峻得近于残酷的刻画,充分地体现了作者内心的那种愤懑掺和着同情的复杂心理状态。
生活条件的恶劣,并不能征服郑振铎。他坚守讲坛,在暨南大学的最后一课,同法国作家都德笔下的《最后一课》颇有历史惊人相似的一幕。郑振铎取材于亲身经历的事件,这一极短暂但极不平凡的经历,增强了抗日到底的决心。在他的《最后一课》中对这段往事也有感人的描述。历史将记住这天——1941年12月8日。这天早上,郑振铎得知日本侵略军占领租界的消息后,便急忙赶到康脑脱路的“暨大”。校长简短而悲壮地宣布:“看到一个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经过校门时,立刻停课,将这大学关闭结束。”透过这庄重、严肃的气氛,读者可以感受到一种壮怀激烈的情绪和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的决心。因为是最后一课,郑振铎自己都觉得,似乎讲得“格外的亲切,格外的清朗,语音里自己觉得有点异样,似带着坚毅的决心,最后的沉着,像殉难者的最后的晚餐,像冲锋前的士兵们上了刺刀,‘引弓待发’”。学生也比平时更用心地听,笔不停挥。人人胸中跳动着一颗炽热的中国心。日本学者斋藤秋男赞叹这篇作品“表现了‘殉道者的最后的晚餐’般的肃然悲壮”。
此外,在郑振铎先生的许多随笔、游记、怀人之作、日记、书信和序跋中,同样鲜明地表现着这种赤诚的爱国情怀,洋溢着爱国精神。
(此文选自2003年12月24日《光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