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热带植物园
2005年no.6 海浪花 作者:曾德强
虽然在海南岛随处可见热带植物,但走进兴隆热带植物园之后,还是有一种“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感觉。万宁市境内的兴隆热带植物园,不仅是海南省最大的热带雨林生物资源多样性保护基地和技术示范基地,还是世界上宝贵的热带种质基因库,早已扬名海内外。
说起“兴隆”地名,还有一段饶有趣味的来历。早在清代乾隆年间,一位冯姓谪官来到太阳河边垦荒种植,时常与附近村民交换农产品,因而这里逐渐发展成为一个较有名气的集市,在众人邀请下,他兴致大发,取名“兴隆”。在20世纪50年代国际上发生的“反华排华”事件的背景下,兴隆接纳了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国家漂泊归来的海外游子,成为“归侨之乡”。当时有1万余名来自21个国家的海外归侨、难侨投向祖国的怀抱,选择兴隆为归宿。他们以华侨特有的方式,在兴隆引进、投资、创业,建设新的农场及家园,如今已有了第三代子弟,“兴隆”真的兴隆了!华侨农场经过50余年艰苦创业,已颇具规模,现经营土地165万亩,种植有咖啡、橡胶、胡椒、椰子、可可等热带作物。
咖啡原产地在非洲埃塞俄比亚的咖啡小镇,传说1600年前从埃及逃往埃塞俄比亚的僧侣赶羊群在咖啡小镇过夜,可羊群欢蹦乱跳,兴奋异常,不肯进栏安睡,令僧侣感到奇怪。他想弄个明白,便随羊群来到牧场,发现结在一种灌木上的果实,摘下来放进嘴里并不好吃,无意地扔到火炉边,屋内顿时充满醇香。从此,当地人就用小镇的名字“咖啡”来称呼这种野生的茜草科灌木,并将其发展成经济作物。其果实焙炒研粉后冲饮,具有兴奋神经、消除疲劳的作用。咖啡作为饮料的历史非常悠久,现已发展90余种,主要有阿拉伯咖啡(小粒种)、甘弗拉咖啡(中粒种)和利比亚咖啡(大粒种)。而海南岛种植的咖啡是由华侨何麟书、区慕颐于1908年从马来西亚引进的。在这个植物园里,随处可见茂密的咖啡园,一簇簇白花盛开,一串串红、绿咖啡豆挂满枝头,特别招人喜爱。
兴隆热带植物园建于1957年,占地40公顷,将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多种热带植物汇集于一园。它们竞相生长,争奇斗艳,千姿百态,构成一个由墨绿、翠绿、嫩绿色植物主宰的世界。我们乘着电瓶车走马观花,不时“下马看花”。兼作导游的司机风趣的解说,为我们撩开了植物王国的神秘面纱。
这里,有产于热带西非的“可拉”,它是“可口可乐”的神秘原料,含有咖啡因、脂肪、蛋白,每年8至9月份果熟时可生吃。有产于太平洋群岛的“面包果树”,面包果吃起来像烤熟的面包。有产于北非的“毛叶枣”,“日吃三枣,容颜不老”的谚语说明它具有养颜功能。有产于美洲的“可可”,果实不长在枝头,而长在树干上,可可籽含有一种固态黄油。有产于马达加斯加的“旅人蕉”,只要用手拍打茎叶根部,立即就会涌出清凉可口的救命水汁。还有引种的“香草兰”,含有220多种香味,素有“香料之王”美称。产于海南本地却是濒临灭绝植物的“箭毒木”,又称“见血封喉”,其毒树汁液见血3秒钟可使全身血液凝固,走不出十步就会致死,有“七上八下九不活”之说,但只要科学地提取有效成分,用量适当,则具有明显的强心、加速心率、增加心血输出量和松弛肌肉的作用,对药物研究很有价值。
植物园里还有许多珍贵的乔木。有能沉入水下的“铁力木”,比重大于水16倍,用它做防弹板,子弹都打不透。有木质坚硬、纹路美观的“花梨木”,它学名叫“缘毛红豆树”,结的种子血红发亮,艳丽诱人,“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拟人化绝句诗为之增色不少,红豆就昵称“相思豆”了。“红木棉”红艳似火。“凤凰树”昂首蓝天。棕榈、椰子、橡胶树,个头很高,在海风中摇动着枝叶。至于“火箭树”、“酒瓶树”、“雨伞树”,你从它的名称就可以想象出它的形状了。
这里能吃的热带水果多得数不清。芒果、榴莲、杨桃、红毛丹、菠萝蜜、蛋黄果、人心果、神秘果等,都是北方不常见的水果,令人垂涎欲滴。但若真的买了来吃,却不一定适合你的口味。同行的张女士买了1公斤杨桃,打算分给大家吃,自己先吃了一口,稍加咀嚼便夸张地说:“好难吃啊!”我们尝了也说:“是不怎么样!”于是,一片会心的笑声。这里的水果丰富多彩,你只管大饱眼福就是了,却未必要满足口腹之欲!
这个神奇的植物王国留下了许多伟人和名人的足迹。邓小平生前来到这里曾高兴地说:在兴隆看热带植物园,等于看到东南亚一带乃至全世界各地的热带作物。是的,兴隆热带植物园是华侨用智慧和汗水打造的一张世界性的“名片”。
(作者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协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