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区位优势 创新文化传承 ————泉州依托“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助力海外华裔青少年“寻根、铸魂、圆梦”
2016年no.1 华文教育 作者:泉州市侨办
泉州是全国著名侨乡,现有泉籍海外华侨华人950多万,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及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自1986年举办第一期泉籍海外华裔青少年寻根之旅夏(冬)令营(以下简称“夏令营”)以来,已历经三十个春秋,全市共举办各种夏令营近300期,人数超过1.2万人,以东南亚和港澳台为主,遍及欧美澳等地。无论是人数还是营期数均居福建省首位,有效地传承、弘扬了中华文化和闽南文化,涵养了侨务资源,有力地推动了侨务工作可持续发展。
坚持办营三十年
打造城市新品牌
三十年来,泉州市认真落实国务院侨办“以学为主、游学结合”的办营要求,大力突出“文化寻根”的内涵,主动适应海外华裔青少年的需求和特点,走出了一条以国务院侨办为主导、以海外社团为依托、以华文教育基地为载体、全社会共同关注参与的海外华裔青少年夏令营活动之路,呈现出处处开花的可喜局面。该活动已成为泉州市侨务工作的重要品牌之一。
(一)注重建章立制,完善运作体系。经过30年来不断的完善和总结办营经验,特别是201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在全国率先成立地市一级的海外华文教育统筹机构——泉州市海外华文教育中心后,泉州加大对全市海外华裔青少年夏令营统筹推动力度,先后建成16个极富特色的华文教育基地,并形成一套比较完备的运作体系,包括制定统一的流程,健全相应的制度,制定各种应急预案,形成相对稳定的操作模式,从营员报名、接送机、食宿、观光、交通、安保、医疗以及营员管理、领队沟通等等都有专门的规定和统一的部署,从制度上保证了每次夏令营的规范性和总体质量。
(二)注重热情服务,营造“家”的氛围。结合海外华裔青少年远离家人,不熟悉祖籍地的实际情况,泉州市把营造亲情氛围,让营员们有种“回家”的感觉当成重要工作来抓。针对海外营员的口味喜好、生活习惯,每次活动前都与海外组团单位进行深入、细致的沟通,精心设计菜谱,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菜谱,确保营员吃得开心。营员生病,有关领导和陪同人员及时送医送药,嘘寒问暖。营员过生日,工作人员送上生日蛋糕,并组织领队和营员为其庆生。在活动参观的过程中,为确保营员们一个都不掉队,工作人员喊破了自己的喉咙,也依然保持微笑。营员学习、参观、考察中的每一个难忘的瞬间,我们都聘请专业的摄影、摄像人员全程跟踪拍摄,并配音制作成光碟赠送给每位营员,以作永久的留念。通过关心照顾营员的日常学习生活,从工作人员的服务上确保每次夏令营的温暖温馨和实际效果。
(三)注重文化引领,突出“寻根”主题。组织营员学习书法、国画、棋类、手工以及少林功夫等中国传统文化,观看南音、木偶、南少林武术、梨园戏等富有闽南特色的艺术表演,听取中国历史、海西建设专题讲座,深入泉州各县(市、区),对当地的人文、自然景观、文化等进行参观和考察,亲身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闽南文化的独特魅力。安排营员参观陈永栽先生、李尚大先生、黄仲咸先生、黄奕聪先生等侨领捐建的医院、学校、体育馆,组织他们瞻仰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李光前先生的塑像,通过他们熟知的华侨领袖来深化他们对同根同源的体会。充分利用泉州姓氏宗族族谱齐备的优势,根据营员提供的零碎信息,利用宗亲会查阅族谱,安排专人带他们回乡谒祖省亲,协调族亲宗长把他们的名字续编进族谱,承上启后,追根溯源,找寻那份血脉相连的亲情,让他们有一种“根”的意识,增强华裔新生代对祖籍地“根”的认同感。
(四)注重不断创新,体现地方特色。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和海外乡亲的需求,泉州市各级侨务部门在办营主题、活动设计、实施细节上突出县域特色,让华裔青少年一路走来均能听到、看到、感受到家乡的变化。例如石狮市安排营员与石狮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开展“当一日石狮市民”活动;晋江市安排参观安踏、特步、七匹狼等本土知名企业,让营员感受家乡经济的腾飞;南安市安排参观郑成功故里,缅怀这位收复宝岛台湾,捍卫祖国统一的伟大民族英雄的光辉业绩;惠安县安排参观石雕园、百狮园欣赏惠安雕刻文化;安溪县安排茶歌、茶舞、亲身体验采茶、制茶以及品茶活动;永春县安排营员上山采芦柑、学咏春拳、做纸织画;洛江区安排营员参观学习南少林武术活动,让营员领略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鲤城区、丰泽区和泉港区将每一期夏令营成果汇报会演出节目的排练贯穿于活动过程的始终,强调“人人参与,个个表演”,营员通过平时的刻苦练习,将学习到的中国歌、中国诗、中国功夫、中国书法一一亮相,让家长和营员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在他们的记忆里留下深刻的印象。由于坚持了泉州的特色和不断创新的精神,泉州市夏令营历经三十个春秋仍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
(五)注重跟踪服务,涵养侨务资源。通过互联网、微信群或qq群等平台,加强与营员的联系,畅通沟通交流渠道,加深彼此间的情感。及时建立营员相关信息资料,并通过会馆与他们保持联系,关心他们的学业、工作及家庭生活等方面的情况,为日后深入做好华裔新生代工作打下基础。同时,认真做好问卷调查,分析每期办营的数据和资料,留下宝贵的参考经验。三十年一路走来,许多当年参加夏令营的小朋友如今已成为华社的中坚骨干力量。
以“根、魂、梦”为指导
开创夏令营工作新局面
当前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正全面展开,福建省被国家确定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泉州市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城市,正努力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海外华裔青少年是海外华侨华人社会的希望和未来,深化海外华裔青少年工作是泉州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应时之举。今后一个时期,泉州将进一步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根”“魂”“梦”的重要论述精神为指导,充分发挥泉州市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丰富的侨务资源优势,举办富有特色、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夏令营活动,使之成为海外华裔青少年的“寻根之旅”“ 铸魂之旅”和“圆梦之旅”。
(一)突出亲情乡情,牢记民族之根。培育民族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是我们开展侨务工作,涵养侨务资源矢志不渝的目标。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在海外“落地生根”的新生代华人与 “落叶归根”的老华侨不同,他们大部分人在海外出生,长期接受西方文化的教育,他们的生活圈已经超出传统的唐人街范围,许多人已不懂中文,不会讲汉语,未回过祖(籍)国,“本土化”程度比较深,对祖(籍)国的感情较为淡薄。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上升,海外华侨华人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得到极大的振奋。我们应该紧紧抓住这一契机,以增进“根”的意识,促进民族认同为目的,从亲情和乡情入手,携手海外华侨社团、华文学校、华文报刊开展多元文化交流的“寻根”活动,以可视、可听、可参与、可体验的多种形式,让更多的华裔青少年参与到祖(籍)国和家乡的具体交流活动中,增进对家乡的了解和认识,促进中华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
(二)突出文化认同,铸造文化之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魂”。华裔青少年是中外友好与合作交流的“亲历者、见证者、推动者”。新时期做好华裔青少年工作,就是要紧紧把握住这个“魂”,让中华民族儿女无论身处何方都能薪火相传,绵延不绝。要根据办营对象的中文程度等具体情况合理设计课程,编写符合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层次华裔学生特点的教材,把中华文化和本土特色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提高教材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要创新办营模式,积极扩大与教育、文化、旅游等相关部门的合作,鼓励企业和个人出资参与办营,调动社会办营积极性,提高夏令营工作的社会认知度。在办营主题上,要注重突出富有中华文化和本地特色的主题,多方位举办特色营,如“闽南文化专题营”“南少林武术文化营”“咏春国学营”等,努力使海外华裔青少年不仅成为中华文化的继承者,更成为中华文化的热情传播者。
(三)突出创业合作,共圆复兴之梦。“一带一路”是中国与世界各国特别是沿线国家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之路。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华侨华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就必须突出共建共享共赢,把海外侨胞的创业兴业之梦同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共同来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在新形势下,研究调整夏令营形式,添加更多有意义的内容是形势所需,也是侨务工作大局的要求,尤其是要努力加强华裔青少年尤其是大学生的交流,搭建青年学生创业合作平台。今后可尝试开设大学生创业营,多增加一些商业考察、创新创业方面的因素,努力加强华裔青年学生的交流,支持华裔青年进入中国大陆寻找商机,帮助华裔青年找回自己作为中华儿女的优势,拓展他们在祖籍地或居住地的事业。这对挖掘新的工作对象和培育新的侨力资源,对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以及中国梦的实现将产生积极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