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巾帼 双枪侨女
2005年no.4 侨界撷英 作者:致然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半个多世纪前的神州大地上,无数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为了争取民族独立,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用鲜血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有许多海外的中华儿女踊跃参加,印尼归国华侨李林就是其中一个光辉代表。她作为一名抗日队伍中罕见的跃马持双枪的女指挥员,把满腔热血都抛洒在晋北战场上。
李林原名李秀若,1916年出生于福建闽侯县,幼年随养父母侨居印尼爪哇。14岁时,李林毅然回国求学,她先后在福建集美中学、浙江杭州中学学习,1935年春转到上海爱国女中就读。一年半后,考入北平民国大学政治经济系。
李林在上海、北平求学时正值中国的多事之秋,她和千千万万的热血青年一道,投身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在上海爱国女中读书时,她曾写下了充满爱国激情的《读木兰辞有感》,抒发了“甘愿征战血染衣,不平倭寇誓不休”的决心。1936年12月12日,为抗议国民党政府在上海逮捕救国会的“七君子”,北平学联组织了一次规模很大的示威游行。游行中,李林担任民国大学学生队伍的旗手,与前来镇压的警察搏斗,头部受伤。经过斗争考验,地下党组织于同年末秘密吸收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入党后不久,李林被组织派赴山西,参加国民师范军政训练并进行牺盟会的工作。作为抗战前夕在国统区公开组织起来的第一批女兵,她每天穿着阎锡山军队发给的破旧军装,扛着与自己一样高的步枪投入紧张的训练,不久,还担任了女兵连的党支部书记。组织上安排李林到后方太原工作,她却激愤地要求去前线“亲手血刃敌寇的头颅”。于是,她身背三八式步枪,与中共雁北特委的几个同志进入平鲁。此地旧县政府已撤退,日军还未到达,听说有共产党来打鬼子,城里男女老少都涌到街头欢迎“红军”。李林站在长凳上举着步枪,慷慨激昂地号召大家跟着共产党、八路军抗战。当地民众头一次看到女兵并听到讲演,非常激动,不少人马上要求跟他们走,很快就建立了游击队。不久,平鲁游击队又被编为八支队,李林担任了政治部主任,在从日军手中夺回偏关等七座县城时,都骑马跑在队伍前面,大家习惯地称她“女政委”。
李林曾带领30多名战士打散一个村里一个排的伪军,缴获战马百多匹。尽管自己过去没见过马,但为了把战士训练成骑兵,更好地抗击日寇,李林身先士卒,学会了骑烈马。不久,便能驯服很暴烈的马。有一次,缴获了日军一匹东洋大马,别人认为不好对付,李林却能很快把它调教好并骑上奔驰。在战斗中,冒着烟的手榴弹落在面前,她马上拾起来扔出去,还鼓励新战士说:“敌人专打胆小的,越害怕,越挨打。”这给男同志以极大鼓舞,大家常说:“人家教导员是个女的,那么年轻,打起仗来谁能比!”从此李林率领这一队骑兵与敌英勇战斗,击毙了平鲁大汉奸李树德,还在偏关砸烂国民党监狱,救出许多无辜百姓。每到一地,擅长群众工作的李林总是不知疲倦地写标语,向群众宣讲八路军抗敌事迹。她还常去百姓家串门,帮他们挑水做饭,和百姓亲如家人。她十分关心部队战士的思想和生活,每到宿营地就找战士谈心,教他们唱歌、学文化,自己也演出新戏。她为人正直和蔼,赢得大家的敬爱。群众中流传着她的许多传奇故事。120师师长贺龙称赞她是“我们的女英雄”。当时,国内许多进步报刊如《中国妇女》、《新中华报》和《新华日报》等还把李林的事迹作为归国华侨和女共产党员的典范来宣扬。
1938年秋,师政委关向应考虑到女同志在野战部队确有不便,经说服让李林去边委担任了宣传部长,并兼管地方武装。此后,她当选为晋绥边区行政公署委员。贺龙师长曾劝她留在边区政府所在地兴县,李林却坚持回雁北前线,并一再率地方部队和民兵参加战斗。
1940年4月下旬,敌人从同蒲、平绥线调集8000余人,对雁北实施新的“扫荡”,李林随第十一专署机关、群众团体、后勤部门和干训班等上千非战斗人员行动。4月26日,大队人员在西平台村被敌包围,村中又只剩下政卫连、骑兵排这一点战斗部队。在危急时刻,李林向地委武装部长提出,自己率骑兵排向东冲,掩护机关向南突围。部长同意这一方案,却要她随大队走,李林不听劝阻立即上马,率领几十名骑兵呐喊着冲出。
李林一马当先冲在前面,身体几乎直立马上,双手左右开枪,很快突破了第一道防线。敌人被李林的骑兵打昏了头,误以为李林是突围主力,慌忙调转兵力向东面增援,我部大队人马趁机向南冲出了包围。但是起诱敌作用的骑兵排冲出不远,便遭前堵后追,经反复冲杀,李林等人被日军的机枪压在一个沟下。
李林悄悄摸到敌人机枪侧面,双枪齐发,敌人的机枪顿时哑了。沟底的战士们立即策马而起,杀出一条血路,突破了第二道防线。只要他们再继续向东冲过去,就可以安全突围了。这时,却从南山方向传来了激烈的枪声,李林马上判断出是大部队还有一批人没完全突围出去。她马上带着骑兵又返回南山,从敌人背后射去一阵密集的子弹。敌人慌忙调转火力对付李林。李林估计部队已完全突围以后,才带兵转身向东进行第三次突围,而此时,鬼子兵已经如潮水般向他们涌来。在最后关头,李林把公文包塞进岩缝,叫身边14岁的小通讯员记住所藏地点,然后要他只身沿沟跑出去。她率剩下的同志击毙了敌人的两名机枪手,跃马奋力冲出沟口。就在冲到村后的羚羊山时,不幸战马中弹,李林从马背上摔了下来。这时她身边两名战士相继牺牲,自己右腿中弹,胸部也受了伤,但依然战斗不止,仍用驳壳枪和小手枪左右开弓射击,毙伤敌人数名,以致敌人只好对她远射,不敢近前。最后,李林从腰间抽出了一支小巧的八音手枪,镇定地扫了一眼:手枪里仅有一颗子弹。这时,李林感到腹部一阵剧痛袭来,那是三个月的胎儿在动。她下意识地用手抚摸了一下疼痛的腹部,用左手扶着土圪塄,咬紧牙关,猛地站立起来,将手枪对准自己的喉部,从容地扣动了扳机……年仅24岁的李林壮烈殉国。
李林的牺牲,雁北地区人民非常悲痛。她的遗体于当晚被小分队从坡地上找回,郭家窑村群众怀着虔诚的心情,从五里外挑来清水,擦洗了烈士的遗体,用珍藏的白粗布包着她庄严地入殓,数千军民举行了隆重的安葬仪式。她的血衣送到了革命圣地延安。李林的坟墓最后决定建在洪涛山边东石湖村的高山脚下。李林这位爱国归侨女青年为国捐躯,党和人民给予她很高的评价。李林牺牲不久,中共中央妇委从延安发来哀悼唁电,称赞她是“全国同胞所敬爱的女英雄,今竟英年战死”。当时延安的《中国妇女杂志》、重庆的《新华日报》等许多解放区和大后方的报刊都发表了她的英雄事迹。中共晋西北区委机关报《新西北报》发表的《悼李林同志》的文章说,李林同志英勇杀敌、壮烈牺牲的“伟大壮举,真可动天地而泣鬼神,造成中华民族英雄的光荣典型!”
留有李林战斗足迹的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1964年修建了李林烈士陵园。1992年以来,政府又投资100多万元,扩建了1700多平方米的李林烈士纪念馆。园内还建有李林烈士纪念塔、铜塑、墓碑等建筑。她的墓地先后被山西省委、省人民政府和全国侨联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李林烈士纪念馆开馆以来,每逢清明节、中小学开学、李林烈士牺牲纪念日,驻地工人、农民、学生、机关干部、部队官兵、民兵预备役人员都要前来陵园凭吊。以烈士名字命名的“李林中学”和“李林英雄民兵班”,继承英雄的遗志,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李林曾就读的福建集美中学1987年筹建李林纪念馆,当年曾在山西领导抗战的时任国务院副总理薄一波欣然命笔题词。1990年,华侨抗日女英雄李林的塑像和纪念馆同时在集美落成开馆。10多年来,她与陈嘉庚纪念馆一起成为福建省和厦门市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后人赞曰:“华侨骄女,巾帼人杰。木兰辞吟,万里戎行;北疆胡马,南洋椰风。华胄胥溺,图强打拼;解民桎梏,扫倭膻腥。侨乡立志,边塞犁庭;死事壮烈,血沃山青。上媲古美,下启侪今;精诚所至,赤县升平。今我雄立,世界之林;追昔芳魂,悲慨交萦。终岁不磨,报国激情;峨峨贞石,永世勒铭。”正是这位华侨抗日女英雄一生的真实写照。
本栏目责任编辑 崔酉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