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侨务工作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
2008年no.2 侨务回顾 作者:肖锡权
1977年11月28日至12月20日,全国侨务会议预备会议在北京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广东、福建、广西、云南、北京、上海、天津七个省、市、自治区及中央、国务院十六个部委的代表共六十一人。会议以揭批“四人帮”为纲,认真研究了当前侨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讨论了有关的方针和政策。代表们用大量的事实,揭批了“四人帮”对归侨侨眷诬陷、迫害和歧视的罪行,揭批了“四人帮”歪曲篡改党的侨务政策。澄清了思想,统一了认识,坚定了信心,明确了方向。会议期间,李先念副主席和耿飚同志到会作了重要讲话。会后,形成了《关于全国侨务会议预备会议的情况报告》上报中央。1978年1月11日中央同意这一报告,并以中央文件形式下发,请各地各单位认真讨论,贯彻执行。
一、文件的出台背景
1977年7月召开的党的十届三中全会,恢复了邓小平同志党、政、军领导职务。小平同志走向了前台,领导全国的改革开放工作,寻找拨乱反正的契机。1977年国庆期间,小平同志在接见华侨、港澳同胞国庆代表团时讲到:说什么“海外关系”复杂不能信任,这种说法是反动的。我们现在不是关系(海外关系)太多而是太少。海外关系是个好东西,可以打开各方面的关系。“四人帮”胡说什么“地、富、反、坏、侨”,把华侨同地、富、反、坏并列起来。这种错误说法和做法一定要纠正过来,要做大量工作,进行政策教育,全国执行。中央已下了这个决心。这是小平同志重新复出不到3个月,全国政治思想气候尚未完全解冻下,选择在侨务领域中率先拨乱反正。在侨务领域千头万绪中选择了“海外关系”作为突破口,提出“海外关系是个好东西”,一锤定音的为“海外关系”定性,为恢复和发展侨务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体现了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战略家的智慧与勇气。
“十年浩劫”期间,侨务工作被取消,侨务机构也被撤销,侨务领域中积累了大量的问题,需要有机构受理,有人员去解决。还是在1977年国庆期间,小平同志在接见参加国庆活动的侨台港澳同胞旅行团时讲到:侨务方面,很多问题都要解决。比如侨务工作,要提到日程上来了。过去侨务工作的政策是毛主席、周总理定的,绝大部分要恢复起来,有些需要改正,有些不完善的要完善起来,不妥当的要改进。准备恢复过去的侨务机构。现在先把庙建立起来,老菩萨就是这个人(指廖承志同志),他当侨务委员会主任当了多年,菩萨灵不灵,就看菩萨的本事。在小平同志的亲切关怀下,很快把侨务机构、侨务领导敲定下来。
据国务院侨办老领导彭光涵同志回忆(见《归侨彭光涵的往事·今事》一书),1977年深秋的一天,彭光涵去探望廖承志同志。廖公对彭说:“最近小平同志约见我两次,说文化大革命十一、二年,侨务工作受‘四人帮’的干扰破坏,连侨务机构都被撤消了,要尽快恢复侨务机构,先把‘庙’建立起来。我国要开放改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首先要引进国外华侨华人强大的资金、先进的科技和人才。你们要召开一次全国侨务工作会议,除研究重建侨务机构外,还要狠批‘海外关系复杂不能信任’的反动思想,国内归侨侨眷因有‘海外关系’遭受过批斗和迫害,我们必须为他们申冤平反,挽回不良影响,把‘四人帮’将华侨同地、富、反、坏并列的错误和做法一定要纠正过来。要落实中央过去制定的各项侨务政策,我认为过去中央制定的各项侨务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个别问题因时间关系,可进行补充和修改”。根据廖公口述小平同志的指示,彭光涵同志草拟了一份关于召开全国侨务会议预备会议的报告,报给中央批准。1977年11月,全国侨务会议预备会议召开,会后发表了著名的中央文件。1978年1月,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成立,廖承志任主任。从此,拉开了侨务工作改革开放与发展创新的序幕,侨务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二、文件的主要内容
1978年1月,中共中央下发此文件时加了批示,批示的主要精神是:
一是充分肯定了建国以来的侨务工作。指出我国华侨人数众多,遍及全世界。侨务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做好侨务工作,对国内国外都有重大的意义。二十八年来,在毛主席亲自关怀和周总理的直接领导下,侨务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是始终占主导地位的。
二是首次提出了侨务工作的“十六字”政策原则。强调继续贯彻执行毛主席关于“保护华侨利益,扶助回国的华侨”的指示,对归侨侨眷采取一视同仁,不得歧视,根据特点,适当照顾的政策,团结广大华侨,充分调动归侨侨眷的社会主义积极性,为实现我国四个现代化作出贡献。
三是强调加强党对侨务工作的领导。指出侨务工作涉及各个方面,必须全党重视,各方协作,才能搞好。各级党委要加强对侨务工作的领导,把它摆上党委的议事日程,要有一位党委书记或革委会副主任主管侨务工作。加强对广大干部群众的宣传教育,使他们懂得侨务工作的重要性,认真落实党的各项侨务政策。
文件的内容,主要是重申和明确了9项具体的侨务政策及侨务机构设置。
1、关于正确对待“海外关系”问题。认为1962年中央批准华侨事务委员会党组关于所谓“海外关系”问题的报告,应当继续贯彻执行。因所谓“海外关系”问题而不能入党、入团、参军、上学、就业和正确使用,以致影响婚姻等现象,应予纠正。因所谓“海外关系”问题而审查处理了的,应尽快进行复查,作出正确的结论。所有诬陷不实之词,应予推倒;有关档案材料,应予剔除销毁;处分错了的,应一律平反;被迫害致死的,应予昭雪,并对死者家属给予适当抚恤。同时,也要教育归侨侨眷正确对待这个问题。
2、关于侨汇与捐赠问题。应继续贯彻执行国务院有关保护侨汇的政策,侨汇是归侨侨眷的合法收入,国家应予保护和鼓励。要适当解决侨汇的物资供应。经批准,对华侨华人自愿捐资兴办公益事业的,可予接受。但要严禁对外劝募。
3、关于华侨农场与归侨安置问题。华侨农场是安置和教育归侨的生产基地,是带有事业性质的企业单位,必须办好。农场领导体制归中央与省的侨务部门主管,以省为主。要继续贯彻国务院有关安置归侨的原则。所需劳动指标、安置经费、建筑材料等,请有关部门统筹安排。对归侨存在的实际困难,应予解决。注意改善归侨职工的生活。
4、关于华侨房屋问题。保护华侨华人、归侨侨眷私有房屋的所有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借口占住华侨房屋;已占住的,应予退还。要求用侨汇购建房屋,应予批准,并供应建筑材料。
5、关于出入境问题。归侨侨眷要求出境,凡符合政策规定的,应从宽掌握,予以批准。要加强审批力量,简化审批手续。对申请回国投靠亲属的年老华侨华人,一般应予批准;华侨华人中有专长的科技人员和知识分子,愿意回来为我国建设事业服务的,应予欢迎,并予以适当安排。
6、关于华侨学生回国升学问题。华侨学生要求回国升学的,应酌情安排。逐步恢复暨南大学、华侨大学和若干华侨补习学校。
7、关于摘帽子(侨改户)问题。1956年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提早改变华侨地富成份的决定是正确的。凡已重新戴上地富分子帽子的,应予摘掉。有严重现行破坏活动的另当别论。
8、关于做好华侨华人回来探亲旅行的接待问题。华侨华人要求回来探亲旅行,要适当从宽掌握,简化手续,给予方便。要加强开放点和接待队伍的建设,改善接待条件,改进口岸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服务质量,务使回来探亲旅行的人感到新中国的温暖。
9、关于国籍政策问题。我国不主张双重国籍,并鼓励华侨自愿加入所在国国籍。已经加入或取得所在国国籍的华侨、华裔,仍应作为我们亲友对待。此外,文件同时强调,以上各项侨务政策,除有关国籍问题外,原则上都适用于台湾同胞、港澳同胞以及他们在国内的亲属。
文件还对侨务机构设置作了规定。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建议设立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由外交部代管。归侨侨眷较多的省、市、自治区和地、县,也相应建立和健全侨务机构,统称侨务办公室,直属同级党委和革委会领导。侨务工作较少的省、市、自治区可考虑根据实际情况,设立侨务处,也可由外事或有关部门负责。重点侨乡公社,要有专职干部管侨务工作。干部编制由各级党委根据任务情况确定。同时,也要求恢复归国华侨联合会与加强对海外宣传工作的领导。
由于这次全国侨务会议是预备会议,为正式的全国侨务会议作准备的,因此,文件最后建议,在今年(1978年)适当的时候召开正式的全国侨务会议。
三、文件的历史功绩
1、在全国率先开始侨务工作的拨乱反正。在1977年11月召开的全国侨务会议预备会议,历时22天。会议距粉碎“四人帮”仅13个月,距两报一刊社论学好文件抓住纲,提出“两个凡是”仅9个月,距小平同志重新恢复工作也只有4个月。当时中国的政治气候仍然阴晴未定,“两个凡是”的政治主张禁锢着人们的思想,拨乱反正处在徘徊状态。小平同志以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战略家的智慧与勇气,在全国百废待兴,百端待举中,选择侨务领域作为突破口,率先冲破“左”的思想的束缚,进行侨务工作的拨乱反正。而在侨务工作的千头万绪中,小平同志敏锐的抓住“海外关系复杂论”这一事关侨务工作的大是大非,斩钉截铁地提出“海外关系是个好东西”这一英明论断。运用国庆期间接见华侨、港澳同胞观光团这一契机,反复加以阐述,适时提出恢复侨务机构,召开侨务会议,为侨务工作的拨乱反正而鸣锣开道,为侨务工作的恢复与发展,做了思想认识与组织机构上的前期准备。这是小平同志在全国以拨乱反正,解放思想为先导的伟大变革中,开始了预热升温。为在1978年5月开展真理标准的讨论、与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以及下一步全国的改革开放,建立特区作了前期准备。全国侨务会议预备会议召开及中央文件下发,比开展真理标准的讨论早了近半年,比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早了一年,这为侨务工作的拨乱反正,赢得了时间,为侨务工作的恢复与发展,赢得了机遇。
2、吹响了侨务工作改革开放的号角。文件发表后,海外华侨华人、国内归侨侨眷、广大侨务工作者欢欣鼓舞,奔走相告,预示着侨务工作春天到来了,开始了侨务工作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
其一,肯定了建国以来侨务工作取得的成绩。建国以来,在毛主席亲自关怀和周总理直接领导下,中央和国务院制定了侨务工作一系列方针政策。广大侨务干部积极努力,做了大量工作;广大华侨心向祖国,对支援祖国建设作出了贡献;广大归侨侨眷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在侨务工作中始终占主导地位。
其二,在侨务工作的重大问题上拨乱反正,特别是在“海外关系”问题上,把颠倒了的是非重新调整过来。指出所谓“海外关系”的提法,是模糊政策界限,混淆敌我关系,是不妥当的,有害无益的。打破了强加在归侨侨眷身上的精神枷锁,彻底改变了二千万归侨侨眷的命运,使他们放下思想包袱,调动了他们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
其三,认为华侨众多是我国的国情与优势,强调侨务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做好侨务工作,为四化建设与国家统一服务。这一重要思想,被我党几代领导人加以精辟论述。邓小平同志说是独特机遇,江泽民同志说是独有优势,胡锦涛总书记概括为“三个大有作为”。正是由于我们发挥了华侨众多这一优势,才使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取得成功。
其四,重申和明确一系列侨务政策,国内方面的有“一视同仁,不得歧视,根据特点,适当照顾”的政策,以及侨汇、侨房、侨场、侨校政策等;国外方面的有华侨的国籍政策等。
其五,在机构上恢复了各级侨办。文革期间各级侨办被撤销,侨务干部被下放干校劳动,侨务工作处于瘫痪状态。文件下发后,各级侨务机构逐步得到恢复,被下放的侨务干部重新回到岗位,加强了组织领导,调配了侨务经费。
文件在思想理论上,组织机构上,工作部署上,推动了侨务工作的改革开放。最先传达贯彻的是中央组织部,在文件下发14天,中央组织部发文,要求正确看待海外关系,正确对待归侨侨眷的入党、提干和使用等问题。中共广东省委也在1978年1月16日,召开有520人参加的全省侨务工作会议,传达贯彻文件精神。初步形成了侨务工作改革开放的局面。
3、谋划了今后一个时期的侨务工作。文件下发后,中央在1978年12月召开了全国侨务会议及第二次全国归侨代表大会,并以1979年7号文件形式转发了李先念同志的致词和廖承志同志的报告,对侨务工作进行周密的部署,全国侨务工作的改革开放进入快车道。这一时期的工作主要有:
(1)平反纠正归侨侨眷中的冤假错案。“十年浩劫”因所谓“海外关系”造成归侨侨眷中的冤假错案有3万多人,全部予以平反纠正。
(2)落实侨房政策。将在土改时期错没收、私改时期错改造、文化大革命时期被挤占接管的侨房,分期分批进行复查,发还给华侨业主,共落实发还侨房面积约4千万平方米。
(3)做好华侨捐赠兴办公益事业工作。由于落实了归侨侨眷政策,发还了华侨房屋,大大激发了华侨、港澳同胞捐资兴办公益事业的热情,他们纷纷慷慨解囊,捐款赠物,兴办学校、医院等各类公益事业。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年,仅广东省接受华侨港、澳同胞捐赠约400亿元人民币。
(4)放宽审批归侨侨眷出境探亲定居,一大批归侨侨眷获准出国与亲友团聚。妥善安置回国定居的华侨,接待了一大批被驱赶回来的难侨与难民。
(5)做好华侨华人回来探亲旅行的接待工作。办好中国旅行社与华侨旅行社,培训接待队伍,改善接待条件,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
(6)办好华侨农场与华侨学校,恢复侨汇物资供应,落实侨改户政策与华侨回国投资政策等。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全党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侨务工作适时地转移到为经济建设服务上来,引进侨资侨智,发展侨乡经济,创办了一批侨资与侨属企业。
如今,三十年过去了,此文件列举的工作,有些已经完成了,有些还在继续做,文件尚未提及的工作,根据时代发展和侨胞需要,侨务工作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了许多工作内容。当我们回头审视此文件,尽管他留有明显的时代痕迹,但仍然闪耀着实事求是的光辉,思想解放的光芒,在侨务工作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作者系广东省侨办老干处处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