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2023年侨界青少年暑期中华文化活动精彩纷呈
2023年no.4 热点聚焦 作者:甄歌
如何度过一个令人难忘的精彩暑假?对于侨界青少年们来说,今年的选择多种多样。在住在国当地,可以参加中华文化大乐园,系列活动帮助孩子们深入了解瑰丽多彩的中华文化;回到祖(籍)国,可以参加“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等各类体验活动,亲身感受家乡的风土人情。此外,还有第六届全球华语朗诵大赛、第二十三届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2023“文化中国·水立方杯”中文歌曲大赛、第一届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华文化实践大赛等活动,让侨界青少年们一展才华、广交朋友。精彩纷呈的暑期中华文化活动,让侨界青少年们更加了解中国、喜欢中国。
中华文化大乐园:在轻松快乐中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大乐园”是中华海外联谊会推动的一项品牌活动,旨在让营员们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中华文化知识、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暑假期间,中华文化大乐园活动受到侨界青少年及家长等方面的热烈欢迎。
7月2日至15日,由山东省海外联谊会承办的“2023年中华文化大乐园——澳大利亚堪培拉营”成功举办。来
自济南大学、泰山学院、山东省文化馆等单位的12位教师紧扣弘扬中华文化的鲜明主题,为澳大利亚标准中文学校
的200多名学员讲授中国书法、国画、民族音乐、民族舞蹈、二胡、大鼓、武术、剪纸、面塑、京剧脸谱、风筝制作等传统文化和手工技艺。
7月4日,由北京华文学院承办的2023中华文化大乐园意大利米兰营开营仪式在米兰举行。北京华文学院的老师们和米兰华侨中文学校的学生们表演了精彩的节目。与会孩子们和家长们掌声不断,争相拍照留影,对“中华文化大乐园”活动充满了浓厚的兴趣。活动期间,小营员们在课上由衷赞叹说:“篆书像画画,我终于明白汉字是怎么发展的了!”“中国文化常识课让我更了解中国了!”“我要选武术班,中国功夫最帅!”“我喜欢捏黏土,我做了旗袍和小鸟,陶艺课也很有趣,很神奇!”“我第一次吹笛子,笛子的声音真好听!”“我又很喜欢国画,又很喜欢民族舞,这两个班的课我都想学!”开心之情,溢于言表。
7月5日,由河南省海外联谊会承办的2023中华文化大乐园——奥地利维也纳营开园。300余名奥地利华侨华人儿童在《欧洲时报》维也纳中国文化中心参加。少林功夫、剪纸、太极拳、国画、书法、民乐、汉语、汉服、合唱、舞蹈……无不受到奥地利华裔青少年的热烈欢迎。营员朱莉亚说:“我很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领略探究中国优秀的历史文化。希望通过这次夏令营提升自己的中文水平,结交更多新朋友。”“妈妈给我报葫芦丝班的时候,我根本不知道啥是葫芦丝,我还问妈妈:‘葫芦丝?是葫芦拉成的丝吗?’”营员利奥说,他到了葫芦丝班才发现原来很多和他一样生长在奥地利的孩子都不知道什么是葫芦丝。“没想到上了两天课后,我简直爱上吹葫芦丝啦!老师一直夸我有天赋,我回去天天练,今后我们维也纳学校要大家表演节目,我想我就表演葫芦丝,让更多我的奥地利同学们也了解了解啥是中国的民族乐器——葫芦丝!”利奥满眼的骄傲和自豪。
7月10日至21日,由湖南省海外联谊会承办、湘潭市海外联谊会协办的“2023年中华文化大乐园——印尼日惹营”成功举办。湖南省海外联谊会、湘潭市海外联谊会、日惹斯莱曼县教育局、印尼三语学校协会、日惹崇德三语国民学校的嘉宾以及参营学生、家长600余人参加了闭营仪式。闭营式上,营员纷纷献上自己的学习成果。节奏明快、热情奔放的蒙古舞,身着红色民族服装的孩子们抓住了蒙古舞的灵魂,张扬却不失内敛,刚劲中带着柔和,让在场的人拍手叫绝。80余人的武术表演振奋人心,气势嗨翻全场,一招一式间彰显了中华武术的浩然正气。古诗《静夜思》可吟可诵,每个人在平仄韵律的古诗词中感受着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现场书法表演,更是让一轮圆月的思乡情愫愈发浓烈。日惹崇德学校的鼓队也用一曲振奋人心的表演表达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7位可爱的小朋友为观众带来印尼创意音乐表演……三百多件学生创作的中华传统国画、手工、书法作品,给大家提供了一场视觉盛宴,如同走进了中国艺术展览馆。闭营仪式暨汇报演出是两国老师和工作人员辛勤付出的成果,牵动了500余个向往中华文化的家庭。
7月17日至30日,由广西海外联谊会、广西华侨学校承办的为期12天的“2023年中华文化大乐园——泰国孔
敬营”在泰国孔敬市政府越甘学校成功举办。活动期间,来自孔敬市政府11所公立学校的220名学生,完成了音乐、舞蹈、书法、国画、武术、剪纸、手工等课程的学习,领略了原汁原味的中华文化魅力。闭营仪式上,授课教师和营员们表演了舞蹈《抛绣球》《茉莉花》、非遗手工技艺《中泰友谊剪纸秀》《彩绳编粽》、武术《英雄少年》《中国功夫扇》、歌曲《赶圩归来阿哩哩》等节目,全面展示学习成果。
“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在真听实看中了解中国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侨界青少年们跨越山水,通过亲身参加“中国寻根之旅”“侨瞧上海”等各类夏令营,走近故土,寻根问祖,畅游在中华文化的海洋之中,沉浸式感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7月5日,2023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菲律宾华裔青少年华侨大学营在华侨大学泉州校区顺利开营。本次夏令营采取“才艺课程 文化研学”的模式,开展为期7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习活动,28位菲律宾华裔青少年参加。夏令营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才艺课程:民族舞蹈、中华书法、中华手工、龙舟体验、唐诗吟诵、趣味汉语,帮助营员们迅速提高汉语水平,增强中华文化技能。夏令营组织营员实地走访厦漳泉多地,感受闽南文化。营员们前往泉州南少林寺,参观了清静自然的寺庙建筑,了解到“禅武合一”的精神内涵;观看了少林武僧的拳脚功夫,在师傅的指导下亲身体验了“足如八字,蹲虎四平”的马步基本功。
7月11日至12日,由上海市委统战部、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指导,上海市华侨事务中心、上海市团校共同主办
的2023年“侨瞧上海”归侨青少年夏令营活动在上海举行。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本届夏令营活动
以“侨瞧丝路”为主题,发挥“侨学联动”优势,近30名在沪归侨青少年代表通过专家讲座、企业参访、文化体验、团队建设等活动,进一步了解“一带一路”倡议,感知上海发展的新变化,体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归侨青少年参观江南造船厂、上海侨史发展陈列展、“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与上海”主题展、钱学森故居等,学习中国船舶制造历史,了解上海侨史发展历程,聆听侨界先辈感人事迹,传承爱国爱乡传统。面对正在制造的24000teu超大型集装箱船,来自上海市西南位育中学的郭若禹感到自己很“小”。“我原本对船舶一无所知,走进江南造船厂,聆听讲解员介绍,我了解了‘江南造船’的历史沿革、发展现状及未来规划,也让我对船舶知识有了新认识。我了解到上海船舶制造为世界作出的贡献,感到很骄傲,我将把所见所闻和我的家人、同学们分享。”因为父亲是旅日华侨,所以郭若禹对海外文化很感兴趣,也曾多次去日本旅行。他说,“这次夏令营让我有机会深入了解‘一带一路’倡议,让我明白了‘一带一路’倡议的重大意义,希望有更多人关注‘一带一路’,更好地推动今后的发展。”在上海长宁区,归侨青少年在“猫悦上城”非遗影像公共体验基地展开了一次跨越时空的非遗魅力发掘之旅,80多幅非遗技艺画成为他们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窗口。归侨青少年现场动手制作徽墨描金,了解非遗项目曹素功墨锭制作技艺,近距离体验非遗之美。来自上海市松江区九亭中学的王思涵两年前回到上海,在繁忙的学业之余,王思涵喜欢游览名胜古迹,漫步大街小巷,和朋友们一起聊天。她说,“从书中走入现实,真实感受这座城市,我会更渴望去了解这里的人和事。”能够参加夏令营活动,王思涵满是喜悦之情。“我可以和有相似经历的朋友们一起参加活动,更深入感受中国文化,了解国家发展取得的成就,也提升了我们的归属感和使命感。”
7月17日,由广东省侨联、广州市侨联、广州市侨办承办的2023“中国寻根之旅·风韵南粤”夏令营(广东广州营)闭营。本次夏令营有来自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印尼、缅甸等国家的40名海外华裔青少年参加,紧扣“汉语、文化、
寻根”主题,将课堂教学、文化考察和参观访问三者有机结合,一起领略广州的独特魅力。“这10天的寻根活动,让我们饱览了广州这个国际大都会的全貌。广州的科技创新和经济的迅猛发展,千年商都的历史文化底蕴,更是让我目不暇接,感慨万千。”来自印尼的营员代表张优杰对本次寻根之旅的夏令营赞叹不已。广州不仅拥有繁忙的地铁网络、高新的汽车智造,作为岭南文化的发源地,其独有的岭南“亮点”也让人印象深刻。在广东四大园林之一的余荫山房,营员们仿佛跨越千年,置身于岭南文人悠然自得的生活时景。“真是中国的惬意。”来自澳大利亚的杜株桦如是说。在从化国医小镇,营员们游览了“中医药历史文化浮雕景观长廊”。“从化国医小镇之旅瞬间将我拉回到童年时代。那时,我在假期生病,爸爸妈妈就是用各种草药帮我疗伤恢复的。”澳大利亚的史毓麒同学分享她与中药的故事。“中药我们吃过,好苦啊。”远在澳大利亚的黄诗云和林宛珊,在国医小镇实地看到那些曾经听过、吃过、闻过的中药材的植物形态,“真是太有趣了”。在人工智能企业,营员们近距离接触和学习应用语音识别、图像识别、人机交互等顶尖技术成果,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教育、智慧城市、智慧医疗等行业的“黑科技”应用。“ai是我们的未来。今天的参观学习让我们大开眼界,尤其是翻译机,方便准确快捷,可解决生活中沟通的大问题。我很想买了送给海外的爷爷奶奶,方便他们的生活。”参观了人工智能企业后,来自美国的朱君柔和澳大利亚的奥莉薇“英雄所见略同”。
7月17日,由莆田市侨联承办、莆田学院协办的2023年“中国寻根之旅”莆田文化研学营在莆田学院拉开帷幕,
来自巴西、阿根廷等国家和地区的35位莆田籍海外华裔青少年相聚在家乡,开启为期9天的中国传统文化学习体验之旅。来自巴西的营员代表张尔邗说,通过“寻根之旅”深入了解莆田文化,知道这座城市有着天下第一的木雕作品,有着非遗传承莆仙戏,有祖辈们世世代代的精心耕耘,“这让我们以这个文化传承悠久且完整的家乡为傲”。来自阿根廷的营员代表陈培昊表示,从莆田木雕到莆仙文化,对家乡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通过研学,不仅交到了新的朋友,还拓宽了眼界。
7月24日,一场古老而有趣的走镖仪式在山西平遥举行。来自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40余名海外华裔青少年分饰掌柜、伙计、镖师等角色,体验走镖过程、了解走镖历史。当日,由山西省侨联承办、营响未来千曲国际教育营地协办的2023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山西太原营的营员们走进平遥古城,感受晋商文化。“这次来到平遥古城,能近距离欣赏这些古建筑,还扮演了掌柜的角色,我感到非常开心。”来自加拿大的贾启华,从小就听父亲讲关于家乡山西的故事。谈及时隔九年重回故土的感受,贾启华表示,家乡变化非常大,印象最深的就是快捷的城市交通和便捷的pg游戏官网登录入口的支付方式。这是来自英国的徐艺鸣书第一次来山西。看晋剧表演、逛千年古城、看文物古迹、学习制作非遗……她将此行的体验过程发布在社交平台。“我把这次活动中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东西,都分享给我的家人和朋友们。”徐艺鸣书说,希望他们能更加了解山西,了解这里的文化。在平遥县镇国寺,听完老师关于中国古建筑发展史的教学后,营员宋宜桦和小伙伴们一起开始体验手工制作漂漆团扇。“我喜欢中国红,所以在制作扇子时,选用的红色颜料比较多。”从晋商博物院到窦大夫祠,从晋祠博物馆到平遥古城,营员们“晋见中国古建筑,感受表里山河之旅”,了解山西之由来,沉浸式体验三晋文化。
8月3日,由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主办、四川省侨务办公室承办、完美(中国)有限公司资助的“2023z世代华
星小记者专题夏令营”在成都市举行开营仪式。来自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10个国家的34名师生参与了开营仪式。开营仪式结束后,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林丽老师为小记者们讲授《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小记者们前往参观四川广播电视台新媒体板块,体验双摇臂新闻演播室。在为期十天的专题夏令营期间,小记者们学习了新媒体采编、融媒体制作,游览大熊猫基地、三星堆、都江堰、双子塔、ifs国际金融中心等地,品悟巴蜀文化,感受四川现代化建设。
各类中华文化大赛:在精彩舞台上展现才华结下友谊
风华正茂,朝气蓬勃。侨界青少年正如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渴望施展才华的舞台,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暑假期间,丰富多彩的各类中华文化大赛,为他们提供了世界级的舞台,使他们收获了跨越国界的真挚友谊,热爱中华文化的种子在大家心中生发出理想之花,激发了他们学习中华优秀文化的热情。
6月20日,由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主办、完美(中国)有限公司资助、北京时间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六届全球华
语朗诵大赛历经3个多月圆满结束。本届大赛参赛人数再创新高,共24000多名选手参加比赛,1200多人晋级决赛。
决赛最终评选出金奖100名,银奖203名,铜奖191名。30家机构获得“优秀组织奖”,主办方邀请获奖机构推荐
36名学生代表与4名教师代表来北京参加朗诵集结营。7月23日,第六届全球华语朗诵大赛朗诵集结营在京举行开
营仪式。来自德国波恩华侨中文学校的李娅鸥同学讲到,自己在2019年就参加了第二届全球华语朗诵大赛并获得铜奖,也参加了当年的朗诵集结营活动。今年她终于以金奖得主的身份再次回到北京,希望这次可以收获更多知识,结交更多朋友。本次朗诵集结营活动共历时12天,集结营营员游览了故宫、颐和园、鸟巢、水立方、中国紫檀博物馆、北京古建筑博物馆、北京民俗博物馆、北京陶瓷艺术馆、北京市朝阳香文化传习所等景点,并参加了三次朗诵课堂。7月21日,由中国侨联、全国台联、人民日报海外版、《快乐作文》杂志社共同主办的第二十三届世界华人学
生作文大赛颁奖典礼暨2023“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河北营开营仪式在河北石家庄举行。本届大赛征文吸引了来自46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所学校、280多万名学生参加,最终评出特等奖20名、一等奖1000名、二等奖5000名、
三等奖8000名。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始创于2000年,至今已成功举办23届,大赛得到海内外师生广泛关注和积
极参与,参赛者累计达数千万人次。此外,本次活动中还有来自法国、瑞典、德国、荷兰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获奖师生代表73人参加2023“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河北营开营仪式。夏令营结合青少年特点,设置丰富的活动项目,既包括汉语知识学习,也包括河北人文历史讲座、剪纸、书画、茶艺,还可以体验河北梆子、吴桥杂技等非遗项目的独特魅力。
8月8日晚,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星光璀璨、歌声嘹亮。2023年“文化中国·水立方杯”中文歌曲大赛
颁奖晚会在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隆重举行。自此,历时三个多月的2023年“文化中国·水立方杯”中文歌
曲大赛圆满落幕。此次大赛在全球33个国家59个赛区开赛,共有5500余名选手参赛,在海内外掀起了唱中文歌的热潮。颁奖晚会在主题曲《欢聚水立方》中拉开帷幕,歌曲、舞蹈、戏曲表演等精彩纷呈,晚会上节目表演和揭晓奖项穿插进行,大赛优胜选手与多位中国知名歌手同台献艺,演绎了多首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中文歌曲。单项奖选手合唱歌曲《在他乡》,饱含海外游子对家乡的思念和眷恋;铜奖选手演唱《悟空》,戏腔与流行音乐融合的独特唱腔呈现出不服输的英雄气概;银奖选手带来《一生有你》,轻快的旋律充满温暖治愈的力量;舞蹈
《锦绣》让博物馆中的汉代舞俑“活起来”,带领观众穿越时空领略传奇国宝的魅力;金奖选手带来歌曲《木兰诗》,铿锵的节奏、热血的演唱将全场氛围推向高潮。最后,所有获奖选手与现场歌手共同演唱了《万疆》,给整场晚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本届“文化中国·水立方杯”中文歌曲大赛开设海外青少组、海外成人组、外籍友人组、港澳青少组、北京赛区五个组别,最终各组别共有13名选手获得金奖、26名选手获得银奖、39名选手获得铜奖。“最具潜力奖”“最高人气奖”“最佳创意奖”等单项奖也在晚会上揭晓。“文化中国·水立方杯”中文歌曲大赛自2011年以来,已连续举办13届,赛事规模由最初的15个海外分赛区扩展至如今的59个,累计
吸引近4万名选手参赛,成为海内外侨界及港澳同胞广泛参与的音乐文化盛会。美国西雅图赛区的选手肖晴在今年的“水立方杯”总决赛上演唱了一首《莫尼山》,高亢空灵的嗓音搭配悠扬婉转的旋律,触动了评委和观众,获得海外赛区青少年组的第一名。她说:“我很喜欢唱歌,尤其喜欢唱中文歌,参加‘水立方杯’大赛让我坚定了要继续学习音乐的想法,我希望未来能创作出好听的中文歌曲,为中文歌曲的海外推广出一份力。”
8月9日,第一届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华文化实践大赛颁奖典礼在中国国家版本馆举行。活动现场,节目表演和大赛奖项颁奖穿插进行,歌曲、舞蹈、古诗词朗诵等表演展现了中外青少年的风采。来自印度尼西亚的大赛民乐组获奖选手带来古筝演奏《盛世国乐》,悠扬的旋律和唯美的筝韵为观众们带来视听享受;舞蹈《书简》力度与柔美并存,尽显古韵古香之美……获奖青少年及老师在颁奖典礼上分享了自己与中华文化的故事。来自澳大利亚的范嘉霖说:“我6岁开始学书法,在练习过程中发现,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不同的书体都鲜活有趣。我也喜欢读中国古诗,在古诗中能看到大自然的美,读到亲情和友情的珍贵,感受诗人的家国情怀。”本次大赛由国务院侨办指导,中国新闻社主办,中国新闻网、中国侨网、中国华文教育网承办。大赛设置汉字设计、书法、中国画和民乐团队表演4个比赛
项目,共收到来自五大洲近50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余件作品,最终百余位选手获得金银铜奖。获奖选手代表于8
月6日齐聚北京,开启4天时间的中华文明体验之旅。华裔青少年们走进中国国家大剧院,上了一堂民乐体验课。获得本届大赛民乐演奏类青少组银奖的韩国华裔女孩安秀炫在体验课上拿起二胡,演奏了一曲《赛马》。她说:“我很喜欢中国传统乐器,尤其是二胡,二胡的音色独特、婉转动人,我学习二胡多年,最拿手的曲目就是《赛马》和《战马奔腾》,未来我会坚持练习,希望有机会能在舞台上演奏。”马来西亚华裔女孩张凯宣说:“我念中学时,学校有一个民乐团,我在民乐团里演奏琵琶,那时每逢春节我们都会演奏《喜洋洋》,这次在中国国家大剧院听到专业演员们演奏这一曲目,感到非常亲切。”在参观清华大学的过程中,来自巴基斯坦的何佳伊在荷塘边朗诵出周敦颐《爱莲说》中的名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本届大赛中,她以一幅书法作品《早发白帝城》获得书法类少儿组的银奖。她说:“我非常喜欢中国的古诗文,平时在家我也常常诵读古诗文,古诗文典雅的韵律、悠长的意蕴让我为之着迷。”来自瑞士的何泊宁说:“这几天通过‘打卡’国家大剧院、北海公园、清华大学、鸟巢、中国国家版本馆等,我对北京有了更深的理解。今后,我希望和每位朋友一起努力学习中文,继续探索有趣的中华文化。”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滋养着侨界青少年的身心,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给他们留下了难忘的回忆,侨界青少年们将带着这份热爱和快乐,做好中华文化的传承者、中国故事的讲述者!
(本文根据各地新闻报道综合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