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气象 新亮点 新要求 ——学习李海峰主任《5.9讲话》的体会与收获
2007年no.4 心得体会 作者:肖锡权
今年5月9日,国务院侨办主任李海峰同志在全办全体干部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这个讲话印发后,广东省侨办主任吴锐成同志当即作出重要批示:“请各处组织学习,联系工作实际,提出做好处工作和改进办工作的意见。六月份全办组织一次学习交流”。并在全办全体干部大会上作了学习部署。
海峰主任的讲话,高瞻远瞩,总揽总局,大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侨务工作的重要指示,全国侨务工作的总体布局,细到规章制度的制定与落实。整个讲话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措施得力,针对性强,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这是贯彻落实年初陈玉杰主任在全国侨办主任会议上的讲话《把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贯穿于侨务工作的全过程》的一个实施方案。是海峰主任代表新一届侨办党组的就职宣言与施政纲领。体现了国务院侨办新一届领导班子的新气象,闪耀着新的思想亮点,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联系广东侨务工作的实践,本人在学习海峰主任的讲话中,认为主要有四大亮点,表现为四个强调:
1、强调干部素质是侨务工作创新发展的决定因素。提出你有多大能量,就提供多大的舞台,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同志,通过轮岗和培训等办法,拓宽干部视野,培养战略思维,提高干部素质。努力营造心齐气顺,风正劲足,人人争先的良好氛围。这是落实唐家璇国务委员“素质兴办”的重要举措,也是做好侨务工作的基本前提。毛主席有句名言: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干部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事业的兴衰,把人的积极因素调动起来,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作为个人,要有“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信心,作为组织,应予“不拘一格降人才”。要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指导实践,善于将学习理论同工作实践相结合,将学习中的收获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从而提高侨务干部的执行力,侨务事业才会兴旺发达。广东省侨办在贯彻今年全国侨办主任会议精神中,提出全面加强侨务干部队伍建设,着力提高侨务干部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服务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协调引导能力。各级侨办领导聚焦干部素质,表明建设一支素质高,战斗力强的侨务干部队伍已经迫在眉睫,只有提升侨务干部的工作能力,才能提高侨务工作的水平。
2、强调加强制度建设,主要是机关内部运作的制度建设,无规矩不成方园,重申制度建设更带有根本性,一切按制度办,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财,同时强调抓落实,抓检查督办。这些举措,切中我们工作中的时弊。当前,在我们日常工作中,没有制度来规范或者有制度却不按制度来操作的事时有发生。今年5月,广东省侨办领导要求机关各处室,抓紧制度一批规章制度,第一批需要制定的规章有24件:内容包括有会议类、文秘类、人事、财务及车辆管理等。国侨办领导与地方侨办领导上呼下应,不约而同,将机关内部的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充分表明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3、强调工作要追求完美,注重细节,警示细节决定成败。侨务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做人的工作必须周到细致,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或只要一个环节出了差错,整个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只有在每个环节上做好了应对准备,全盘工作才会有条不紊,显得尽善尽美。2002年,广东省侨办举办第二届世界广东同乡联谊大会,邀请了海外3000名广东乡亲回国,由于准备周密,责任到人,每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有应对措施,就连代表出行开会走哪个门,坐哪台车,都作了安排,杜绝了差错,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细节决定成败”,要求我们要把工作做细做认真,不仅原则问题,方向问题不能马虎,就是零碎事,微小事也不能忽略,而且要把他做得完善,才能体现出我们侨务干部的素质。我们的工作对象是生活在不同社会制度的华侨华人,我们所做的工作,不是代表个人,而是代表单位、代表政府,代表国家,要用我们完美的服务来凝聚侨心,发挥侨力,汇集侨智。在追求完美中继续创新,在创新中不断完善,才能使侨务工作永远充满生机与活力。
4、强调加强海外侨情和侨务理论,侨务政策的前瞻性研究,指出没有先进、科学的侨务理论的指导,就没有开拓创新的侨务工作实践。认为海外侨情和侨务理论、侨务政策的前瞻性研究是困扰我们工作的薄弱环节。在以国内侨务工作为基础,以国外侨务为主导,促进侨务工作全面协调发展的今天,重申强调海外侨情,侨务理论、侨务政策研究的重要性,特别突出前瞻性,切中了要害,必须引起重视并加以改进。
海外侨情方面:摸清海外侨情,是开展国外侨务工作的前提条件,通过侨情研究,掌握侨务资源,分析侨务动态,有的放矢的开展华侨华人工作。2002年以前,广东基本上没有作过系统的海外侨情调研。但在2003年至2006年,广东省侨办连续四年举办了规模较大的侨情调研,先后调研了53个国家的侨情,并且继续向未涉足或未建交国家开展侨情调研,已在近100个国家和地区华社发展了海交会海外理事,了解和掌握一大批新社团与侨界精英,初步建立了侨情资料库。
侨务理论方面,这些年来,侨务理论研究方兴未艾,成效显著,但心有余而力不足。侨务工作之所以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关键没有形成系统的侨务理论,缺乏理论支撑。我认为,侨务理论研究,一是要分层面,主要应该由国侨办牵头,地方侨办配合;二是整合力量,优势互补,做好侨务理论工作者与侨务实际工作者的对接,我国高校里有一批侨务理论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他们有深厚的理论功底,但对侨务实践了解甚少,在各级侨办里有一大批侨务实际工作者,他们有着丰富的侨务实践,但不善于上升理论。二支队伍如二张皮,粘不到一块;三是如何尽快将侨务理论研究成果转为侨务工作决策,指导侨务工作实践。
侨务政策方面,多年来,侨务政策滞后于侨务实践,这是不争的事实,这次海峰主任特别强调前瞻性,就是要解决侨务政策滞后问题,侨务政策研究要从亡羊补牢过渡至未雨绸缪,增强侨务工作的主动性。前瞻性法规政策研究,事关保护华侨华人、归侨侨眷的切身利益,事关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这方面我们也有汲取的教训。2003年,广东提出全面清坟,要求辖区无坟区,不分重轻缓急,凡在三道二区内的旧坟要限期清理,这一举动牵涉到大量的华侨祖坟,激怒了海外华侨华人,纷纷来信来访表示抗议,要求暂缓清坟。这个清坟文件,事先未征求侨务部门的意见,直到华侨华人的告状信写到我驻外使馆,写到省领导那里去,我们才猛醒过来,生米已煮成熟饭,虽然费了很大力气纠正过来,但对外已造成了不良影响,工作陷入了被动。而在中小学校布局调整撤并侨捐学校问题上,由于我们快速反应,及时应对,侨办与教育厅即时调研,制定政策,把问题处理在萌芽之中,取得工作的主动权,获得了侨胞的赞扬。
(作者系广东省侨办离退休人员管理处处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