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南侨机工”爱国主义精神凝聚侨心侨力共圆中国梦
2020年no.6 研究与探讨 作者:夏玉清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海外华侨掀起了支持祖国抗战的爱国主义运动,他们与祖国人民一道,齐心协力,投入到拯救祖国的行动之中。其中,1939年回国抗战的3193名“南侨机工”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尤其值得传承和弘扬,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传承“南侨机工”爱国主义精神,对凝聚侨心侨力共同参与中国建设,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南侨机工”的由来及其对中国抗战的贡献
1937年7月7日,全面抗战爆发后,南洋(东南亚)华侨掀起了支持祖国抗战的爱国运动。1938年10月后,由于日军封锁东南沿海港口,中国抗战军事物资补给通道被日军切断,中国抗战面临更为艰难的局面。为应对日军封锁,国民政府开辟西南通道,其中,连接缅甸腊戌-昆明的“滇缅公路”成为中国军事物资的主要通道之一。与此同时,中国政府从国外购买了大批运输车辆,但由于国内缺少驾驶、修车等技术人员,导致苏联、美国的军事物资积压在缅甸仰光而不能及时运往中国抗战前线。1939年3月,为解决运输技术人员短缺问题,国民政府请求“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主席陈嘉庚在南洋华侨中协助解决。1939年3-10月,陈嘉庚动员南洋华侨社会资源,共选拔3193名华侨汽车驾驶、修理人员,组成“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先后分9批派往中国昆明等地。
经过严格的军事和政治训练后,“南侨机工”主要接受“军事委员会西南运输处”管理,他们被安排在国内“滇缅公路”沿线,国外缅甸仰光、越南等地承担运输工作。据档案记载,“南侨机工”不仅运输了国民政府“兵工署”的武器和兵工厂物资,而且还承担着军事物资运至抗战前线的任务。1942年5月,滇缅公路中断后,一部分“南侨机工”承担了“驼峰航线”军事物资运输接转任务;一部分“南侨机工”以其语言、技术优势服务于英美盟军在昆明的军事机关,担任翻译、文员等职务。据统计,在运输途中,约有三分之一的机工牺牲在“滇缅公路”沿线。他们为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南侨机工对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巨大贡献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肯定。中国政府在昆明设立“南洋华侨机工抗日纪念碑”,在畹町设有“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纪念馆”。马来西亚、新加坡两国都设有南侨机工纪念碑,每年抗战纪念日,华侨华人社团都在纪念碑前举行纪念活动,缅怀机工的伟大贡献。2018年,“南侨机工历史档案”入选《世界记忆亚太记录名录》,成为海外华侨华人反抗暴政、维护人类和平不可磨灭的记忆。2020年,生活在海南文昌和云南昆明的“南侨机工”张修隆和罗开瑚与世长辞。如今,在世的“南侨机工”仅有生活在重庆的蒋印生。国家和社会对“南侨机工”予以关心和关爱,2015年,罗开瑚等获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年周年”纪念章,2019年,马来西亚二战历史研究会授予南侨机工“亚洲和平奖”。
“南侨机工”的爱国主义精神值得弘扬
“南侨机工”是抗战时期南洋华侨人力支持祖国的重要事件,是近代以来海外华侨集体拯救祖国的伟大行动之一。 3193名华侨青年子弟是南洋华侨社会中的优秀青年代表,其返国抗战体现了包括“南侨机工”在内的南洋华侨对祖国的强烈情感和高度认同。“南侨机工”爱国主义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舍家为国的牺牲奉献精神。“南侨机工”是由南洋普通华侨青年组成的群体。抗战期间,与战时中国相比,他们在南洋生活富裕,衣食无忧。但当祖国有难,他们“舍身而不顾,毁家而不怨”。陈嘉庚组织招募机工之时,华侨青年踊跃报名返国。其中,有家有老母仍不辞而别的机工汤耀荣,有收入丰厚的高级工程师王文松,也有舍弃经营多年商店的林伟南,亦有女扮男装的“当代花木兰”李月美。他们是普通而平凡的华侨民众,但又是“伟大”的爱国者;他们是风华正茂、事业有成的一代,但为了祖国需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与此同时,华侨家庭也踊跃送子回国抗战,例如,马来亚永平埠符振弟已派1位儿子到中国抗战,当机工招募时,又支持第2个儿子回国参加机工队。由此可见,华侨及其家庭为拯救祖国付出的巨大牺牲。
技术报效祖国的精神。抗战时期,南洋华侨还生活在英国、法国殖民者统治之下。“南侨机工”掌握了汽车驾驶、机械修理等先进技术,据档案记载,“返国机工,对于驾驶或修车等技术,十九有相当经验”。他们大都获得殖民地考核的驾驶证书,有的在英国机械公司担任高级机械师,有的具有多年的修理经验,精湛的技术使他们高效地完成军事运输任务,确保了抗战所需的军事物资补给。“滇缅公路”中断后,他们又以掌握英语、泰语等语言优势,继续为抗战服务,为“中国远征军”修理武器、担任战时翻译、从事特工侦查等任务,为中国抗战作出了独特贡献。
战胜困难的坚定信念。“南侨机工”服务的西南边疆地区气候恶劣、瘴气疟疾严重。在运输途中,他们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不仅要面对恶劣的自然和社会环境,而且时常面临敌机轰炸的危险,以及生活的困苦乃至忍饥挨饿的险阻。但他们始终坚持“中国必胜”的信念,克服各种艰难考验,为完成运输任务牺牲也在所不惜。曾在“滇缅公路”考察的北京大学教授蒋梦麟认为,华侨机工“处境均极其困难而士气甚旺,彼等食在车中,睡在车中,甚至生死亦在车中,服务精神殊足令人惊叹”。国民政府运输部长唐生智认为,“滇缅路上华侨之司机应在抗战英雄榜上占有一席之地”。南侨机工这种抗战必胜的信念值得我们传承和弘扬。
传承和弘扬“南侨机工”爱国主义精神具有现实意义
“南侨机工”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历史记忆和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对凝聚侨心侨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南侨机工”历史及其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促进华裔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的重要历史文化资源。受华侨华人住在国文化、西方文化的影响和冲击,一些国家的华裔新生代对中国文化认同淡化、缺乏乃至遗忘了其先辈与祖国共同奋斗的历史。“南侨机工”历史不仅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今天海外华侨华人先辈的光辉历史。因此,“南侨机工”的历史及其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增进华裔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的重要历史文化资源。我们应珍视这一历史文化资源,发挥“南侨机工”历史的育人功能,采取出版书籍、档案展览、影视制作、社会公祭等方式,让华裔青少年深入了解和铭记这段光辉历史,传承和弘扬“南侨机工”的爱国主义精神,促进华裔青少年与中国的情感联系,增进对中国的文化认同。
“南侨机工”爱国主义精神是凝聚侨力促进海外侨胞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历史文化资源。一直以来,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华侨华人社团通过公祭、座谈以及慰问机工后代等方式纪念和传承“南侨机工”爱国主义精神,海外侨胞对祖(籍)国的情感从未间断,并体现在与中国的关系上,自改革开放以来,海外侨胞一直在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我们可以“南侨机工”精神凝聚和动员海外侨胞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这不仅是由于他们具有融通中外,熟知住在国社会制度和文化的独特优势,更在于华侨与祖国人民共同奋斗中所形成的天然情感和血脉联系。华侨华人不仅能够促进中国经济发展,而且有利于住在国经济社会发展,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和获益者。
弘扬“南侨机工”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侨胞维护祖国统一大业。侨胞历来具有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的优良传统,他们是促进国家统一的重要力量。“南侨机工”返国抗战就是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外敌入侵,是侨胞维护祖国统一的生动体现。新时代,弘扬“南侨机工”的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促进侨胞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各种分裂活动。
(作者系云南师范大学华文学院副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