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变局下的出国留学与回国发展
2021年no.2 研究与探讨 作者:苗绿 李庆
前言:
3月2日,全球化智库(ccg)、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与社科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20~2021》。本文摘选自全书总报告《大变局下的中国留学发展观察与展望》。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让世界各国始料未及,事实上,“前疫情时代”的全球留学发展就已经出现变局端倪,主要留学目的地国已逐步拓展并呈现更加多元化发展的态势。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数据,2019~2020学年,全球十大留学目的地国接受高等教育国际学生总数达560万人,较1999~2000学年的160万国际学生人数增长了2.5倍。从留学目的地国的国别数据来看,虽然美英以深厚的基础优势继续占据留学目的地国榜首前两位,但赴美和赴英留学人数占全球留学人数比例逐渐下滑,并先后遭遇负增长。
新冠肺炎疫情为变局时代增加了更多不确定性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世界各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出入境管控和签证收紧政策,限制了国际学生以及教育工作者的全球流动,留学产业发展雪上加霜。国际大学联盟2020年5月发布的报告数据显示,有89%的受访高等教育机构表示疫情对国际学生流动造成了影响。不少即将返校和入学的留学生为了继续学业不得不辗转多个国家,有的甚至不得不选择延迟入学或毕业。
事实上,国际学生流动受限也给各个国家高校及与留学相关的产业带来了严峻的财政危机,特别是国际学生数量的减少,给本来就存在财政危机的学校带来致命打击,学校需要通过裁员等措施来削减开支,更甚者濒临破产。受疫情影响,美国多所高校收入大幅减少。截至2020年3月,美国新闻(us news)排名前25的高校中,至少有23所发布了关于疫情期间财政问题的公告,并宣布缩减开支相关政策。英国大学与学院工会引用的报告也显示,由于新学年国际新生人数预计减少一半,预计损失超过20亿英镑。英国官方估计,新冠肺炎疫情给英国高等教育带来的损失将高达190亿英镑。
中国学生将成为支持全球留学产业恢复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国继续保持全球最大留学生来源国地位。教育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达到70.35万人,同比增长6%。美国国际教育协会(iie)阿特拉斯工程(“project atlas”)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继续保持日本、澳大利亚、美国、新西兰、英国和德国的第一大留学生来源国地位。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续蔓延,虽然给我国学生选择出国留学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但我国学生对国际化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出国留学仍是重要的发展方向,只是会在全球疫情蔓延期间有所延迟。2020年5月,由英国教育咨询机构夸夸雷利•西蒙兹(quacquarelli symonds,简称qs)发布的《新冠疫情如何影响全球留学生》报告中的统计数据显示,96%的受访中国留学生表示,新冠肺炎疫情不会中断其留学计划。
值得注意的是,更多中国家长正在重新权衡送子女赴美留学的选择,特别是低龄留学将可能受到较大影响。但总体看来,中国学生的庞大规模,或将成为“后疫情时代”全球留学产业恢复发展的救命稻草,被世界主要留学国家争抢。
中外合作办学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发挥了良好的衔接作用
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国际形势的影响,在中外合作办学高校中学习的“在地留学”正在成为新的替代选择。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外合作办学的实体机构以及具有良好合作关系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中方院校,正在成为本应在海外合作院校学习的中国学生开展线上和线下学习的重要平台,例如纽约大学的3000名中国留学生可以在上海纽约大学开展学习。截至2019年底,全国举办中外合作办学的高校已达600多所,项目数量达到2238个,覆盖全国除宁夏、西藏以外的29个内地省区市;高校合作办学对象涉及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0多所外方高校。
为改变人才引进模式,提升人才自我供给能力,部分省市积极发展中外合作办学。国务院于2020年6月1日发布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中明确提出了“支持境外一流高校到海南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在条件成熟前提下,试点境外高水平企业在海南独资办学”以及“支持海南设立独立法人的医学健康类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等政策。2020年6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印发。《意见》指出将适当放宽中外合作办学模式限制,继续采取通过出国留学渠道培养人才等一系列促进我国中外合作办学事业发展的意见措施。中外合作办学可能迎来新的更大的发展机遇。
海归人才将继续助力中国参与全球化发展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作出了突出贡献,许多人成为各行各业的领军人才和中坚力量。教育部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留学回国人员人数(以下简称“海归”)达58.03万人,较2018年增加6.09万人,同比增长11.73%,海归人员增速显著提升,较2018年增长2.9个百分点。总体来看,1978~2019年度,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人数为656.06万人,490.44万人已完成学业,423.17万人在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占已完成学业群体的86.28%。
随着海归群体不断扩大,海归就业发展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拥有国际视野成为海归群体新的核心竞争力。根据全球化智库(ccg)《2019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数据,“具有国际视野”取代“语言沟通能力强”成为受访海归认为在国内发展的主要优势,选择比例从2018年的59%上升至2019年的68%;“不了解国内的就业形势和企业需求”仍被其视为最主要的劣势,但相较2018年的59%已有了明显的下降,降至23%。
城市选择方面,“家乡”对于受访海归的吸引力显著提升,同比增长21个百分点。从海归户籍地数据来看,户籍地为北京、上海、深圳的海归人才占比较高,分别为9.91%、6.27%和4.55%;从海归现居住地数据来看,回国后选择在北京、上海、深圳发展的海归占比分别为19.67%、13.06%和7.24%,分别吸引9.76%、6.79%和2.69%的海归增量,而这些增量均来自其他户籍城市;从海归期望工作地来看,这一现象在北京和上海更加明显,还将有2.98%和2.82%的海归计划去往两地工作。
开放与合作是大变局下的“破局之道”
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出国留学仍然是我国培养国际人才的重要渠道,但未来留学目的地国可以有更多选择。
建议鼓励加强中美教育领域的民间合作与交流,可以从服务贸易和全球人才培养角度诠释中国留学对世界发展的作用。中国学生赴美留学为美国经济发展起到了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包括直接的学费收入,以及餐饮、住宿、消费和旅游等行为产生的间接支出,同时也包括工作岗位的增加。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报告显示,在美国就读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专业的博士生中有90%在美国毕业后的10年依旧在美国工作。中国学生赴美留学实际上为美国乃至世界经济与科技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建议进一步加大对中外合作办学的支持力度,在创新试验区吸引更多世界著名高校建立分校。这样不但能够在短期内减少疫情及主要留学生目的地国收紧的留学生政策带来的负面影响,而且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在本土就能够学习到国际先进的理念、知识和技术,降低留学成本,更重要的是,通过引进世界名校来华办学,能够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国际化建设和教育教学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与此同时,还可以借机建立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教育体制下的互认机制,打通因为教育体制不同而存在的体系壁垒,打造人类教育发展共同体。
最后,我国可以为海外留学人员以及华侨华人回国发展提供更多支持。一是细化引进政策,专门出台为海归人才量身定制的政策。二是创新对接机制,根据需求专门为海归群体开展专场招聘活动。三是优化配套环境,建设更加多样化和更具包容性的国际化环境,提升对海归的吸引力。目前来看,一线城市和部分新一线城市已经形成相对明显的国际化发展环境,未来也会有更多的区域形成国际文化的集聚区域。
(作者分别系全球化智库秘书长;全球化智库人才研究总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