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华人传播中国形象的理论探析与实践启示-pg麻将胡了模拟器

pg麻将胡了模拟器首页  > 研究与探讨   > 正文
华侨华人传播中国形象的理论探析与实践启示
2022年no.2 研究与探讨 作者:曾少聪 陈慧萍

  华侨华人在融入移居国主流社会的同时心系祖(籍)国,在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投身中国现代化建设、维护中国国家形象中作出积极贡献,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在文化间性的理论视野中,深入分析华侨华人在国际社会塑造与传播中国国家形象的内在机理,不仅有助于我国在和平发展的进程中把握和设计好国家形象海外传播的战略,也有助于进一步增进华侨华人对中华文明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一、华侨华人传播中国形象的理论探析

  中华文化的深厚根源与长期在异质文化中生存发展的特殊生活经历,共同影响着华侨华人群体的认知模式与行为方式,塑造出从个体内化主体间性,到深刻理解主体间性,从而具有内生包容性和开放性的个体;塑造了受文化间性塑造,从而能够发挥文化间性,为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传播搭建桥梁纽带的群体。

  (一)主体间性:华侨华人传播中国形象的内生优势。随着华侨华人移居到世界各地,在时间维度上坚守着中国传统文化认知和对中华民族认同;从空间维度上不断适应移居国的经济生活,并逐步融入移居国的社会系统中,同时理解着移居国的文化模式。也就是说,中华文明的历史认知空间和异质文化的现实生活空间同时存在于华侨华人的日常生活中,发生着共时性与历时性的交融。中华文化与异质文化在华侨华人日常生活中的时间与空间双重维度共存、共生,塑造了华侨华人在坚持文化传统的同时,开放吸纳“他者”的文化心理,通过吸纳他者,不断实践自我调整,不仅实现了与异质文化的有效沟通与交流,同时发展成为一个具有主体间性的群体。

  (二)文化间性:华侨华人传播中国形象的逻辑结构。华侨华人传播中国形象的问题,落脚点在塑造与传播“国家形象”。管文虎认为:“国家形象是国家外部公众和内部公众对国家本身、国家行为、国家各项活动及其构成给予的总的评价和认定,是国家力量和民族精神的表现与象征,是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国家极其重要的无形资产。”孙有中认为,国家形象涉及的面向十分广泛,具体到“该国政治(包括政府信誉、外交能力与军事准备等)、经济(包括金融实力、财政实力、产品特色与质量、国民收入等)、社会(包括社会凝聚力、安全与稳定、国民士气、民族性格等)、文化(包括科技实力、教育水平、文化遗产、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与地理(包括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口数量等)等方面状况的认识与评价”。

  国家形象具有主体性突出的鲜明特点。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中,华侨华人发挥其内生主体间性,对实践文化间性理论推进国家形象跨文化传播,积极构建与他国文化进行有效对话的机制,并从他国的反馈中不断改进并完善我国塑造与传播国家形象的思路与路径,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

  第一,华侨华人具有的主体间性,为实现用“普通”语言传播中国国家形象提供了桥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差异性”突出的不同国家中,以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宽容为原则,构筑相互认同的“普通”语言体系开展有效沟通和交流,形成和谐稳定持续的对话机制,从而实现共同携手发展的目标。华侨华人内生的主体间性有利于在客观认识“他者”主体地位的前提下,构建“普通”话语体,搭建与“他者”文化传播之间的桥梁;有利于探寻不同文化间的共同话语,形成在差异中相互学习和借鉴的机制,进而传播国家形象,传递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第二,华侨华人具有的主体间性,为“不同”文化理解中国“人民至上”执政理念和发展模式提供了窗口。华侨华人是中国连通世界的桥梁纽带,是中国推动世界的和平使者,也是世界得以认识和了解中国的载体和窗口。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无论是在“冷战”时代,还是在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代,华侨华人都充当了媒介和桥梁作用,将中国的实际情况,尽最大可能真实而全面地展现给世界,从而使中国的政治制度、经济环境、历史文化被世界正确认知。华侨华人群体所具有的复合主体性赋予其在全球经济发展、文化交流、民族交往、社会稳定和世界和平中具有先天优势,有利于为异质文化的沟通和交流搭建有效机制并发挥重要作用。

  第三,华侨华人具有的主体间性,为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实现国与国之间从文化互信到政治互信塑造了名片。华侨华人自身既是文化传播的使者,也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谈到中国形象,离不开华侨华人这一独特视角。华侨华人作为中国形象的一张“名片”,塑造、展示和传播中国的国家形象。从而使世界各国对其自身与华侨华人交流中所建立的信任转化为对中国的国家信任。中西方不同的历史与文化,使中国形成了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国家制度与价值观念。由于华侨华人的桥梁作用,中西方制度与价值的差异并没有引起不可避免的对立与冲突。究其背后的本质原因,主要是因为华侨华人自身也是中国国家形象中文化因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华侨华人为构建中国周边安定的国际环境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正是在安定的国际环境氛围中,中国才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最终,中国的国家形象才能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和尊重。

  二、世界对中国形象的认知

  中国国家形象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立足于国内与国际视野,借助中国人的视角、华侨华人的视角以及外国人的视角,有助于塑造与展现中国国家形象。中国的国家形象是随着历史变化而变化,世人获得中国形象的途径以及认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大不相同。现在处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外国人了解中国国家形象的方式多样,中国展示国家形象的途径也多元化了。不同国家的人民和不同群体认识和感知中国国家形象的方式和途径是不一样的。

  华侨华人关于祖(籍)国的印象可对中国形象的认知产生联动效应。从历史上来看,华侨华人有拥护祖籍国和维护国家形象的传统。中国的壮大唤起了华侨华人的族群意识,促使该群体在融入住在国主流社会的同时,也密切关注祖(籍)国的发展动态和国家形象。

  随着华侨华人社会地位、经济状况、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提升,他们同祖(籍)国的骨肉亲情联系着华侨华人的对祖(籍)国情感上的认同。华侨华人和中国文化有一种共存共生的关系:中华传统伦理道德是华侨华人与中国价值认同的基石,华侨华人的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同根同源,作为中华文化国际化的有力推手,华侨华人社会发挥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作用。

  当前,华侨华人表现的族群认同已经发展成为一种超越国家疆界的族群性跨国民族主义,所以全球范围内的华侨华人对祖(籍)国的认同程度深刻地影响其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客观提高了中国的国家形象,增强华侨华人对国家的认同,而这一认同又反过来促使华侨华人自觉构建国家形象。有些华侨华人甚至呼吁和鞭策自我素质形象的提升从而优化“中国形象”,华侨华人自身的形象及其对中国形象的认知将影响到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可以说,华侨华人是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载体和窗口,也是推动中国对外关系进步的助推器和润滑剂。他们以实际行动努力促进中外友好关系的发展,促进中外多元文化的交流。

  探讨外国对中国的认知将影响中国形象的塑造与展现,因此外国人的视角是认识中国形象的关键环节。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国际地位日益提升,而中国的国家形象却并未伴随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有所改善。这主要是由于国家形象不仅取决于国家自身的建设,同时还取决于民众自身的利益、价值观念和历史文化背景。西方眼中的中国国家形象,并非真实的中国,而是按照西方逻辑想象、建构出的对象化“他者”。所以为了提升国家形象,当务之急是改变西方大部分民众只能接受到中国片面和碎片化的负面信息现状,要建立与西方民众沟通的直接渠道。华侨华人是这一直接渠道建设当中的一支不可忽略的中坚力量。他们通过各种途径和办法,帮助移民国了解中国增进中外人民友谊,促进所在国民众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全面认识。

  三、华侨华人传播中国形象的实践及其启示

  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历来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华侨华人作为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载体之一,在塑造与传播中国形象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华侨华人在移居国的一言一行所代表的不仅是个人形象,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整个国家形象,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传播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探讨华侨华人在传播中国形象的作用具体包括两方面内容:华侨华人是中国形象的载体;华侨华人传播中国形象的途径。

  (一)华侨华人是中国形象的重要载体之一。对于移民国家而言,华侨华人是各移民国最开始认识中国和了解中国的桥梁和媒介。华侨华人从踏进住在国伊始,在当地展现的经济行为、政治行为、文化行为等都一定程度代表了中国国家形象。华侨华人个体和群体给予移民国民众以直观感性的认知中国的机会,通过言行举止向移民国社会传递中国形象的相关信息。移民国对于中国形象的整体性认知基于华侨华人对中国的言语描述及其行为方式,从而对中国的文化传统和政策取向产生关注和评判。因此,可以说华侨华人是中国形象的载体。

  第一代华人移民由于祖籍国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早年通过移民寄希望于将赚取的工资通过侨汇方式寄回祖籍国,赡养老家亲人,改善家人生活。虽然第一代华人移民在国籍上脱离祖籍国,取得了外国公民身份,然而与其祖籍国的亲缘关系和血缘关系依旧无法分割。他们与祖籍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他们积极投身于祖籍国的建设事业,投资兴业、捐资建校、文化交流等,积极推动祖籍国和住在国的友好合作。

  华人移民后裔是第一代华人移民的子孙后代。他们出生在住在国,成长在住在国,深受住在国的影响,对融入住在国社会有着十分强烈的需求和渴望。相较于第一代华人移民,华人移民后裔由于缺少祖籍国的文化氛围,对中国的了解更多是通过长辈记忆中对祖籍国的描述以及住在国媒体的宣传。如今,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让更多的华人移民后裔受吸引开始寻根之旅,认祖归宗,并且可以为中国形象的宣传和传播作出自己的贡献。

  (二)华侨华人传播中国形象的实践。华侨华人在塑造与传播中国形象过程中主要借助华人社会的“三大法宝”,即华人社团、华文教育和华文媒体。一方面,三者可以为住在国民众展示中国全面而真实的情况;另一方面,向住在国民众宣传中国的价值观念,让民众知晓虽然中西方价值上有所差异,但彼此之间并无本质上的冲突,可以实现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和谐共处。三者之间为实现上述目的各有分工,华文教育侧重于宣传正确的中国价值观念,在此基础上华文媒体侧重于宣传中国全面而真实客观的情况,华人社团是认识华文教育和华文媒体的实践主体。这三大媒介作为宣传中国形象的重要方式和途径,让住在国民众得以真正进入华人世界,加强他们对华人文化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与了解,从而通过华侨华人这一群体真正地认识中国国家形象,推动中国形象的对外传播与内在提升。

  第一,华人社团。华人社团是华侨华人在住在国重要的社会组织,是海外中国形象的塑造者和中华文化的传播者,是联结中国与住在国重要的中介和桥梁。作为华侨华人社会的坚强后盾,华人社团发挥积极作用,团结众多华侨华人力量投身于经济建设、文化传播、艺术交流等领域。

  文化交流以其特有的功能承载着塑造与传播国家形象的重任。华侨华人社团在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以及两国关系友好和谐方面发挥了牵线搭桥的作用。每当中国传统节日来临,华侨华人社团均会举办各类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这既是华侨华人传承中华文化的体现,也是当地民众认识中华文化的载体。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外文化、经济交流日益深入,华侨华人社团开展的中医、武术和饮食等特色传统文化活动,更是吸引当地民众的兴趣,有利于住在国从文化层面上认识中国。华人社团在海外弘扬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获得更广泛的海外民众的认可和接受,加深中外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和友谊,促进国家间不同文化的多元发展,从而进一步扩大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第二,华文教育。中文作为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沟通中国与世界的桥梁,代表中国形象的重要文化符号,是华侨华人共同的文化认同,是凝聚华侨华人族群意识的重要方式。

  在华文教育的背景下,华侨华人既懂得中文又懂得住在国的语言文化,有助于讲好中国故事,更好地传扬中国文化。他们能够在祖(籍)国与住在国两类语言环境中自如切换,对外能够展现真实的国家形象,有助于消除住在国对中国的刻板印象。

  第三,华文媒体。华文媒体具有民族性和国际性的特点,同西方主流媒体相比较而言,能够较为客观准确地传递中国声音、传播中华文化、塑造国家形象。华文媒体积极宣传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幸福安康的“中国故事”,展示和传播中国爱好和平、自由、平等、和谐的价值观念,愿与世界各国共同分享经济发展带来的一系列成就。这些特征决定了海外华文媒体在改善国际舆论环境,维护中国形象和主权完整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和价值。华文媒体成为传播中国国家形象的天然桥梁和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的重要窗口,能够在世界范围内推动中外国家间的互动交流,从而提升整个国家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提升整个中华民族积极正面的国际大国形象。

  (三)华侨华人传播中国形象的启示。华侨华人无论生活在世界哪里,身上都有鲜明的中华文化烙印,中华文化是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基因。因此,弘扬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展示华侨华人良好形象,是每一位华侨华人的光荣使命和历史责任。

  为了更好地发挥华侨华人在传播中国国家形象中的作用,需增强华侨华人对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的认同。华侨华人与中华民族休戚与共、命运相连。一方面,华侨华人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各项事业作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也为华侨华人带来了经济实惠和自豪感,并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权益保护。华侨华人与国内同胞的共同命运,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可以更好地团结和凝聚华侨华人,发挥他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作用。

  (作者分别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基地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文章来源:《学术探索》2021年第9期)




出 版:《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主 编:董传杰
副主编:田 莉
编辑部:姜红星 王 振 王建国
本期执行编辑|王 振
美术设计/版式设计|陈 悦
刊 号:issn 1672-8831
    cn11-4111/d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
    35号《侨务工作研究》
    编辑部
邮 编:100037
电 话:010-68320141
      88387581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pg游戏官网登录入口的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