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华人生活方式文化交流的主要内容与影响
2023年no.2 研究与探讨 作者:赵健 王玲玲
在现实生活中,海外侨胞在衣食住行、节日习俗、文学艺术等方面,依然保留着中华民族传统的生活习俗和文化特点,潜移默化地使国外友人在生活中就接触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其对中华文化从陌生到了解再到熟悉,甚至逐渐产生浓厚的兴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海外得到广泛传承和传播。
华侨华人节庆民俗与侨居地文化的交汇与融合
中国传统节日是民俗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海外华人虽移居海外,但仍在居住国按照农历庆祝中国传统节日,保留和传承了中国传统节日的物质文化、伦理关系和精神信仰传统,并根据华人社区的历史记忆和居住国的环境加以创造,其民俗文化是中华文化整体的一部分。
马来西亚没有四季之分,而华人仍然沿袭先辈们的传统文化,保留了许多农业时代的习俗,如农历的二十四节令、新年、节庆饮食等。华侨在过年过节或办婚丧大事时,所行的仍然是中国古礼,同时奉行许多华侨社会通行的风俗习惯。清明节在马来西亚并不是公共假期,但是侨民也会利用周末带上鸡、鹅、元宝、香烛、爆竹等去扫墓,拜祭祖先。
在柬埔寨,潮州人有过“时年八节”的惯例:即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盂兰节、中秋节、冬至节、除夕,以及“春分”“秋分”二祭。旅柬潮人把潮汕的节日祭拜习俗带到了柬埔寨,影响了当地的高棉人。有些高棉商人看到华侨经营的商店都供有“招财爷”神位,生意做得红红火火,也普遍供奉起“招财爷”来。
受古代汉文化的影响,越南主体民族京族有过春节的习俗,至今仍把大年初一称为元旦,把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而越南少数民族之一的华族,更保留了较多的传统习俗,以最为隆重的方式来欢度春节。
新加坡、马来西亚、文莱、菲律宾、泰国、印尼、苏里南、毛里求斯等国家把春节定为法定假日。在菲律宾,采取中国传统的方式庆祝春节,当地本土的菲律宾艺术家也会登台献艺、共庆佳节,体现出中菲文化相互交融的特点。在印尼,春节正日益成为全民共有的节日,商场超市挂满各式各样的红色配饰以及大红喜字,除夕人们到庙堂进香祈祷,华人都会聚集在老人家里吃团圆饭,各华社团体、宗亲会、互助会和庙堂还往往组织献血、分发食品等社会公益活动。
从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海外邮政以中国春节为主题的邮票就开始日益多了起来。在华人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新加坡,其历年发行的《节日》系列邮票中均有“中国新年”的内容。此外,美国、圭亚那、图瓦卢、格林纳达、马来西亚等国家以中国新年为主题也发行过新年邮票。
当前,华人的中国传统节日庆典随历史和环境的改变而发生了变化,节日庆典中的身份展演方式也相对过去更加公开化和多元化,中国传统节日从“内向型”的小型聚会转变为公共庆典,也由华人自发组织转变为移民国政府、中国驻外使领馆、华人群体共同参与的联欢,世界各地的春节活动成为一场中外文化大交流。
国务院侨办于2009年正式启动“文化中国·四海同春”活动,以春节为契机,组织国内高水平艺术团组到海外侨胞聚居国家开展慰侨演出等活动,与海外侨胞共庆中国传统农历新年。活动丰富了侨胞的文化生活,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受到海外侨胞和当地民众的广泛好评,被誉为“海外春晚”。
华侨华人音乐戏曲艺术与侨居地文化的交汇与融合
自17世纪以来,中国东南沿海大量居民移居海外,中国的音乐文化也随着各种往来和移民很早就走出海外。特别是从中国迁过去的第一代华侨,对祖国充满感情,对家乡的戏曲音乐、民俗音乐十分热爱,他们热心于自己筹集资金,聘请家乡的地方戏曲剧团到他们侨居国表演,甚至自己组织子弟班学戏、学南音,把这些传统戏曲、音乐品种变为他们侨居国的一个新的民族音乐品种,进行扎根式传播。
粤剧是在两广粤语方言区广泛流行的剧种,过去在海外,有粤语流行的地方,就会有粤剧存在。在新加坡,最迟于 19 世纪中叶(其时离新加坡开埠才30余年),粤剧已经被广东籍华侨传入并拥有大量爱好者,稳坐华侨家乡“大戏”之首席,演出商业化程度较高。华侨把家乡的主要戏曲粤剧、闽剧、潮剧等都带到了新加坡,并且还成立了专门的“戏园”,遍布新加坡全岛。
越南华侨以广府人、潮州人居多,所以越南受广府、潮州的民间音乐影响最大,闽南戏或南音亦有演出。明清两代,越南华侨酬神赛会,经常聘请中国剧团到越南进行表演。几乎每一个华侨集中居住的城镇都有固定的戏院,由华侨演出中国的传统剧目,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中国优秀文学著作中的情节,常作为越南戏剧的题材。
泰国华侨将粤剧移植到曼谷等地演变成泰国粤剧。暹罗也是海外中国戏班出现较早的国家,据现有材料,最早大概出现于清朝同治初年。中国与暹罗民间的文化传播渠道广阔,所传播出去的文化样式呈现多样化和民俗化特点,例如闽南木偶戏一向以具有独特神奇的表演艺术而名扬泰国和其他国家。
潮剧和潮乐也是东南亚华侨华人喜爱的艺术形式。在清代,潮剧、潮乐与潮州大锣鼓在柬埔寨潮侨中就十分流行。20 世纪四五十年代,在拥有“小潮州”之称的金边,几乎每个晚上都可看到潮州戏的演出。每逢喜庆场合及过年过节时,潮州人家中都会传出优美动听的潮乐。当前在泰国,泰中潮剧团将中国传统剧目“中为泰用”改革成新型的歌舞戏剧形式,已成为深受泰国人民喜爱的一门表演艺术品种,泰国诗琳通公主曾亲临泰语潮剧《包公铡侄》演出现场,并为泰语潮剧的功臣庄美隆先生颁发“文化艺术贡献奖”。
华人传统音乐是中国音乐文化对外交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以闽、粤、琼、客、潮五大派系地方传统音乐和华乐为主的华人传统音乐体系。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之后,中国赴国外移民数量不断增长,其中有不少是文艺人才。在格莱美59年的历史中,有十几位华人获得过奖项,多数与中国传统音乐、民族音乐有关。此外,华人文艺团体的建立和发展是中国移民在居住地构筑和维系族群文化生活的集中体现,他们与祖(籍)国同行密切往来,构建起跨国界的文化共同体。东南亚地区华侨华人音乐社团有华乐团、合唱团、戏曲社团、音乐协会等多种类型,20 世纪90年代,仅马来西亚的 60 余所独立中学就全部成立了华乐团,新加坡青年华乐团在当地也很具影响力。在北美,华侨华人音乐团体也取得了蓬勃发展。例如创办于1961年的纽约中国民族乐团是全美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庞大的华人民乐团体之一。
活跃在世界高端艺术舞台上的众多华人顶尖音乐家,以融汇中西的艺术表达、世界性的音乐话语为中华文化增添了国际化光彩。国务院侨办于 2014 年在北京成功举办“全球华人音乐会”,聚合各国知名华人演奏家、歌唱家,并于 2015 年在京挂牌成立全球华人乐团,以定期和不定期会演的方式举办高水平文艺活动,汇聚华人乐坛精英,打造出权威华人艺术品牌,成为面向全球华人的音乐盛会。
华侨华人饮食文化与侨居地文化的交汇与融合
中华美食是中华民族的财富,也是世界饮食文化的精粹。中华饮食传统中包含民本思想、神人共享、等级观念、和合象征、待客礼仪、勤俭节约、养生安命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海外成为国家展现软实力的重要环节。“凡是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中餐馆。”华人无处不在,华人走到哪里,就把中华饮食文化带到哪里。
在中国与南洋地区的饮食文化交流中,南洋华侨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唐宋时期位于广州的市舶司留下了一些与东南亚贸易的证据:华侨从东南亚输入香辛料,向东南亚输出手工业产品。早在光绪五年(1879年),英国旅行家伊莎贝拉就注意到在新加坡和马来亚的华人社会普遍依恋中国饮食,大量从中国进口猪油、粉丝、腊肠、各种肉食罐头以及各种中式饮食器皿,在许多地方形成华人的“食街”。
中华饮食还间接影响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优良种猪、水蜜桃、甜橙、制茶技术、面条,甚至素食文化、酱醋、药膳等,都是中国给世界饮食文化增添的瑰宝。18 世纪欧洲已经兴起中国文化热,但真正做到雅俗共赏并普及欧洲民间的,当首推中华饮食文化。
到 20 世纪 90 年代,历经二战后四十余年的发展,海外中餐馆的经营对象逐渐拓展至所在国居民,同时中国不同地方风味的菜式被陆续推广到海外,八大菜系、北派南味都能找到。目前海外中餐馆随华人社区插花式散点分布在全球各地,《全球中餐发展形势报告2016》指出,海外中餐馆数量超过 40 万家,分布在五大洲 198 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数量最多的是东南亚,约有 7 万家,欧美也是中餐的重要聚集地。
世界各地年轻一代中餐从业者,正力争将中餐发展成一张有内涵和底蕴的文化符号,向国际主流社会诠释中餐的舌尖魅力。法国“欧洲时报”与《东方美食》杂志社合作,推出欧洲首家以弘扬中餐为目的的美食杂志《食尚亚洲》。英国专门为东亚美食文化设立“金筷子”节。在当前“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中餐也加快了“走出去”步伐。
国务院侨办自2014年开始实施 “中餐繁荣计划”,通过与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合作,促进各地成立中餐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和互助,提升海外中餐业水平,弘扬中华饮食文化。通过举办海外中餐业协会负责人和经营者研习班,组派中华厨艺团赴五大洲多国展示和培训等,鼓励国内知名中餐馆与侨胞合作,促进海外中餐从业者发展事业,推动中餐走向世界。
华侨华人中医文化与侨居地文化的交汇与融合
中医中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有人称之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外的“第五大发明”。中国医药文化植根于中国传统哲学体系,始于中国农耕社会,对外传播时间早、范围广,最早出现于有相同文化背景的东北亚、东南亚等中华文明辐射范围内的国家。
日本应是最早传入中医药文化的国家,早在被秦始皇派遣扶桑的徐福船队中就有医者。另据记载,562 年,南朝僧人知聪携《明堂图》等 160 余种医书东渡日本,并在途径朝鲜半岛时在当地传授中医药学。直至现代,日本和朝韩两国还保留着大量的中医传统。
魏晋南北朝时期,许多炼丹家到越南去采药炼丹,至少在 3 世纪初叶,我国医药已经传入越南。宋元时期,我国海外贸易非常发达,加之期间许多中原人士为躲避战乱纷纷南迁,中间不乏医药人士。明清时期,以郑和下西洋为先导,华侨随后大量移民东南亚,使得中医中药更多地传入当地。
中医在19世纪后期就随华人与美贸易和移民赴美传入美国。两个世纪以来,中医药和中医教育科研都有很大发展。近年来美国公众和医学界逐渐认识到中国传统医学的安全有效和通用广泛的特点,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愿意接受中医治疗。美国内华达州早在 1973 年就通过了美国史上第一部中医合法化法案《中医法》。美国目前有40个州承认了美国中医执照考试,在美国从事中医研究、开办中医院的医学人员已高达35万之多,这里面除了一定比例的华人外,更多的美国本土白人医学人员也加入了这一行列。
本是西医起源的欧洲,却占到全世界中草药消费市场份额的44.5%,60%以上的欧洲人使用过中医药物。英国人接触中医药历史较早,是中医药在海外发展最为昌盛的国家之一。如今英国中医诊所已高达3000多家,仅伦敦就占1/3,平均每年有150万人接受中医疗法,超过11所正规大学开设中医、针灸课程。中医业成了英国华人仅次于餐饮业的主要收入来源,英国也成为亚洲之外第二大中成药市场。
德国每年接受中医治疗人数超过200万,拥有官方针灸证书的医师超过5万,占德国医生总数的 16.7%。瑞士从1999年开始就将中医、中药、针灸的费用纳入国民医疗保险。匈牙利2013年就通过了中医立法,是欧洲第一个实施中医立法的国家,有近600名匈牙利医师开设有自己的中医诊所,2015年起匈牙利开始承认中国高等中医院校学历。意大利不少医院设有中医门诊部,全国草药店均能见到中草药和中成药。挪威已成立官方的中医药工作小组,加快了中医药的发展。
澳大利亚中医发展模式已成为以英语为母语的西方发达国家中海外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典范。澳大利亚大约有20所大学提供中医课程,实现了中医药专业人才高等教育的多层次、系统化培养。澳洲官方首开对中医执业予以国家层面立法支持的先河,正式注册的中药、中医师能够在澳大利亚合法行医,并且在澳的 5000余家中医诊所被正式纳入澳国家医疗体系之中。
近年来国际上“中医热”持续升温,传统中医药事业的海外发展已经奠定了扎实的社会基础,逐渐形成了“海外本土中医”。现在执业的中医师 70%是洋中医,中医服务的患者70%是外国人。每年约13000多名留学生来华学习中医药。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数百所中医药院校,培养本土化中医药人才。此外,中医药在海外已经从过去的民间地位逐渐步入海外国家医疗体系的主舞台。据统计,中医药已经传播到世界183个国家和地区,中药已在俄罗斯、古巴、越南、新加坡和阿联酋等国以药品形式注册。中医已不再是中国的独享财富,而是一个兼容并包、普惠世界的宝藏。
国务院颁布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提出实施中医药海外发展工程。截至2019年12月,我国在全球共设立54个中医药海外中心,分布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推动中医药海外发展和文化国际传播中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成果。
2015年,国务院侨办携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出“中医关怀”计划,通过举办海外中医义诊、专业论坛、健康讲座等方式,为华侨华人和当地人提供中医养生保健咨询和免费诊疗服务,与各国侨胞的中医专业社团共同举办了多种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所到之处掀起一股“中医风”,也为中医药的海外传播搭建了多重平台。
华侨华人文学艺术与侨居地文化的交汇与融合
华人出国以后大多聚族而居,逐渐产生了华文教育和华文报纸,华文文学创作应运而生。华文文学表现出独特的民族性格、文化习俗、伦理价值、宗教意识。译介中国传统小说、戏曲不仅满足了海外华人了解本民族传统文化、延续文化薪火的愿望,也促使中华文化在世界各国得到更广泛传播。
东南亚是海外华文文学的一个重镇,华文文学出现最早,其中又以新、马传播尤为早。在马来半岛,华裔文学在 19 世纪前就已产生,作者中成绩最突出的是峇峇(华侨与马来妇女结婚生下的儿子),他们用马来文翻译中国古典文学著作和通俗小说。战后,新马华文文学从侨民文学变为华人文学。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马华文文学以新生态与本土的人文汇合,兼具故土和新土的气息。当今新马华文文学作家正迎来文学创作新高潮,其中不乏佼佼者,如方修、方北方、尤今等。东南亚其他国家如泰国、印尼、菲律宾,其华文文学的形成与发展大致也如新、马两国,涌现出一批有成就的作家。
日本的华文文学与中国“五四”以来的新文学发展关系紧密,鲁迅、周作人、陈独秀等中国新文学的倡导者都是戊戌变法后东渡日本开始从事文学活动的;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等新文化运动的干将也于辛亥革命前后留学日本并转向文学创作。另外,夏衍、穆木天、丰子恺、胡风、周扬等都曾经留学日本,从事文学活动。
拿东南亚与北美这两个海外的华文文学重地相比,东南亚华文文学的基础、规模、数量、作家队伍要高于北美,而北美华文作家的艺术素养、学历水准、科学训练的功底和拔尖作家的数量则优于东南亚。美国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文学杂志叫《纽约客》,近年来就常有华人作家的作品,《纽约时报》上也会出现有关华人作家的评论。加拿大的华文文学也发展得特别快。比如在蒙特利尔的魁北克华人作家协会,一成立就有100多人,特别值得提到的作家有张翎、陈河、曾晓文、薛忆沩等,作品被加拿大的主流媒体翻译推广。
欧洲华文文学创作兴起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一批留学欧洲的中国留学生如徐志摩、巴金、朱自清、艾青、冯至等,在旅欧期间开始了文学创作和翻译工作,并将在海外所接受的文化影响延续到他们回国后乃至整个文学生涯,促进了中西方文学和文化的交流。当前,各类中文报刊文学版的出现,全欧性或区域性、国家性文学组织的风起云涌,加上网络时代自媒体文学的快速运行,欧洲华文文学也得到迅速发展。
世界性华文文学热潮的兴起和发展,为本土华文文学与海外华文文学的互动以及世界华文文学的整合提供了积极背景。2014年,由国务院侨办主办,暨南大学、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协办的首届世界华文文学大会举办。大会邀请海内外从事华文文学创作、传播及研究的文学界人士及国内代表媒体与会,成立了“世界华文文学联盟”,把散落在世界各地的从事华文文学创作、研究和传播的文学团体和工作者联系起来,成为团结联谊全球华文文学界人士的有效平台。
除了节庆民俗、戏曲音乐艺术、饮食文化、中药文化、华文文学等方面,华侨华人在民间艺术、建筑、体育等各领域,与侨居地文化也发生了交汇与融合,推动中华文化在海外传播和发展。例如,在马六甲市区有一条古老的街道荷兰街,其早期是华裔聚居地,街道两旁尽是古色古香的中古风格住宅,屋内布置精致雅观,雕梁画栋处处可见。槟榔屿本多园林名胜,其结构多为西式,但个别园林名胜以中式名称命名,如燕闲别墅、清芳阁、澄怀园、长春坞、陶然楼、怡和园等,处处浸染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印记。
(作者分别系中央统战部培训中心副主任;中央统战部培训中心科研处处长。本文内容摘编自赵健主编、中国华侨出版社2023年3月出版的《华侨华人与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承和传播研究》一书;参考文献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