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新生代中华文化教育的新理念新路径-pg麻将胡了模拟器

pg麻将胡了模拟器首页  > 研究与探讨   > 正文
华裔新生代中华文化教育的新理念新路径
2023年no.2 研究与探讨 作者:张美慧

  华裔新生代是中华文化在海外传承与传播的重要力量。华裔新生代在海外出生成长并接受教育,如果缺少中华文化教育,他们往往对祖(籍)国的感情较为疏远。在新时代,华裔新生代中华文化教育肩负着新的使命,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系统审视这一工作,以新理念开启工作新路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新时代华裔新生代中华文化教育的现状

  当前,针对华裔新生代的中华文化教育在国内外均有开展。国内该项工作主要由涉侨院校、组织机构“请进来”为主、“走出去”为辅的形式开展,除了部分长期学历生接受的日常教育外,主要是短期来华学生接受的专题文化教育。“中国寻根之旅”“四海同春”等品牌活动起到了良好的效果,2021年“亲情中华·为你讲故事”覆盖了全球42个国家地区的3万9千名营员。国外该项工作主要由华文学校、华侨华人社团开展,以日常课堂教学为主,以节庆专题活动为辅。如2023年春节期间,日本华校近千名师生用1万多个饺子摆出了校名“横滨山手中华学校”八个大字,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饺子拼成的词语”,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国内外该项工作各有所长、优势互补,都是全球华裔新生代中华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教育内容看,课堂中的中华文化主要有中国历史、民族、节庆和习俗等,而专题活动在海外主要是依托春节、端午等节庆活动开展,在国内主要是名山大川和历史文化遗迹等。从教育路径看,主要是课堂教学、活动体验、实践研学三大教育路径。

  当前工作较好地把中华文化基本知识、基本习俗传递给了华裔新生代,提升了他们对祖(籍)国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华侨华人社会与主流社会多元文化建设。但是随着当前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华裔新生代中华文化教育也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新时代华裔新生代中华文化教育面临的新情况

  第一,在目标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赋予华裔新生代中华文化教育新的历史使命。一方面,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华文化教育承担着向世界阐释中国理念的时代任务;另一方面,世界格局变化,呼唤着中华文化教育建立新的文化话语体系和叙事逻辑。这是时代对这一事业提出的必然要求。比如,在第七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上,有海外华校校长把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总结为四个字:和、善、学、用。

  第二,在内容上,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呼唤对华裔新生代中华文化教育的内容向深发展。当前,中华文化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世界对中国文化的需求不断增强,兴趣不断加深,简单地介绍中国文化产品、节日习俗已经不能满足海外日益增长的需求。触及中华文化内核、价值观、世界观的文化教育势在必行。有研究表明,课堂中的“文化”教学,多附属于语言教学,或停留在常见的文化知识上,总体比重较少,深度较低。

  第三,在对象上,新生代日益成为各国社会的新锐力量,这要求华裔新生代中华文化教育承担凝心聚力的责任。通过开展中华文化教育活动,争取华裔新生代,影响主流社会新生代,联结祖(籍)国新生代,在全球范围内建立更广泛的新生代联谊平台面临着良好的机遇。

  第四,在技术上,新技术革命对文化教育提出了转变形式、创新内容、强化体验、社群传播等要求。以人工智能、人机交互、物联网、虚拟现实和元宇宙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浪潮席卷全球,教育的形式和内涵均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目前,加拿大、菲律宾等地华校已经开始使用机器人辅助华文教学;在国内,有机构开始建造元宇宙体验中心进行中华文化教学。但是目前还停留在初始阶段、个别范围。新技术条件下,工作如何普遍开展,还需深入探索。

  应对新情况需要新的理念与路径

  为应对上述问题,新时代华裔新生代的中华文化教育在内容、对象、技术、研究和组织等方面需要更新理念、突破路径。

  在内容上,应突出当代性和思想性、增进新生代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教育的底蕴和重点,但是在新形势下,也要增加对当代中国文化的关注。近年来,在“中国寻根之旅”“中华文化大乐园”“侨生文化项目活动”“青年后备力量建设”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当代中国文化是海外最为感兴趣的内容之一。相关学术研究也表明,当代中国叙事的缺失是影响华文教育和中华文化传播的重要原因。未来,要加大当代中国在教育中的比重,以新时代中国发展成就,增进其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心。

  长期以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介绍和体验是教育的主要内容。当前,中华文化教育内容应当更加突出思想性,强化全人类共通的“共识”教育,凸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凸显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真正使其具有多元文化互鉴交流的思想力。

  在对象上,强化队伍建设意识、构建中外三方新生代文化教育共同体。新形势下,中华文化教育需走出传统的华侨华人朋友圈,要将住在国主流社会、中国国内、其他国家地区华侨华人三类人群纳入工作范围,构建中外文化教育共同体。

  第一,主流社会的朋友。文明的交流互鉴,需要表现中华文化的魅力,更需要提供不同文明交流的舞台,可以鼓励海外华校、侨团侨社多开展面向当地学生、社区居民的文化活动。一部分海外华校已经开展的学生活动,如交笔友、网络结对子活动等是不错的尝试。

  第二,中国国内的朋友。无论是海外民众还是国内民众,对中华文化的需求同样存在。因此,在文化传播活动中,吸收国内民众参与,形成海内外民众同言同语同文化,同声同气同连心的生动局面具有重要意义和现实可能。

  第三,其他国家地区华侨华人朋友。新形势下,全球中华儿女对祖(籍)国的向心力进一步增强,在全球范围内联合开展文化教育活动的思想和技术准备已经比较充分。在某一国进行的文化教育活动,也可以利用新媒体开放给其他国家地区华侨华人。例如中华文化大乐园活动,虽然分洲别、国别开展,但是也可以面向全球转播。

  在技术上,注重新场域和临境感、聚合新生代形成网络社群。当前,新技术革命浪潮席卷全球,信息传播速度加快、源头增多、门槛降低。新生代接受、传播文化的主渠道转向电子产品和社交媒体。应利用这一技术趋势,创新文化教育体验、开辟文化教育新场域,形成新生代网络社群。

  第一,借助新技术手段,提升文化体验“临境感”。当前,可以充分利用可穿戴设备等技术在虚拟现实和未来的元宇宙中更加方便、全面、真实地体验节日文化。

  第二,发挥互联网移动优势,助推中华文化泛在式学习、常态化传播。新形势下,中华文化教育不应被局限于课堂、校园之内,也不完全依托华人社区的物理空间,教师与学生可以不再是学校里面传统意义上的师生。中华文化教育应在教学场所、方法、参与者等方面进行创新,探索出新的教育模式和传播模式。

  第三,用好社交传媒,聚合新生代形成网络社群。当前文化传播领域,西方仍然掌握较大话语权,但是随着新媒体和自媒体的大量涌现,中华文化传播的空间正在扩大。未来可以发挥华侨华人力量,助推组建以中华文化教育及传播为主要任务的社交传媒矩阵,从面向华侨华人群体开始,逐步建成对主流社会具有影响力的文化传媒集团。

  在研究上,加强文化心理调研、探寻中华文化网络教育新模式。华裔新生代身处多元文化环境,思维活跃,心态开放,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加之不同国家地区的社会环境和教育条件不同,新生代文化心理差异较大,开展中华文化教育需要注意“多样性”,提高“针对性”。

  第一,加强研究新生代文化心理。随着华文教育低龄化趋势发展,中华文化教育对象的年龄也在下移,对低龄受众的文化教育在传播内容和方法上应当有所不同:华侨子弟与华人子弟、不同国家地区的新生代对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的接受心理等均不尽相同,需要加强基础调查研究。

  第二,研究新的教育模式。在网络教学环境下,师生互动不足、体验感受变差、电子教学资源不足、质量不高等问题持续存在。应专门面向新生代加强调研,摸清楚他们学习过程中的痛点、难点的具体情况与真实原因,为做好教学内容研发、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技术准备等方面的工作提供智力支持。

  在组织上,工作集约化内涵式发展、助力中华文化教育高质量发展。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得线上开展中华文化教育更为方便,更多方参与进来,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工作协调上的一些问题:如项目集中开展、内容雷同;受众重合度较高,覆盖面不广,部分海外华校、侨团获得的资源更多;教学在短时间内追求面面俱到,深度不够;多为短期项目,而长期成体系的教育项目较少等。

  中华文化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走精耕细作的集约化发展道路,走以质量取胜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如可以加强规划与协调,避免同类课程重复开展;教育活动信息提前公开发布,以便海外广泛参与;增设一些常态化、长期化的教育活动等。要注重处理好“一致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应该结合当地环境,包括地理环境、生活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因地制宜地开展活动,通过分对象、分层次的、分类型的、分地域工作,形成一体多面的教育体系,助推中华文化教育走深、走细、走实。

  当前,中华文化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把优秀中华文化传播到五湖四海也具有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与时俱进地开展华裔新生代中华文化教育工作,不但是教育教学内生发展的需要,也是凝心聚力同圆共享中国梦的时代要求,更是促进中外文明互鉴和民心相通的未来工程。(作者单位:北京华文学院)




出 版:《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主 编:董传杰
副主编:田 莉
编辑部:姜红星 王 振 王建国
本期执行编辑|王 振
美术设计/版式设计|陈 悦
刊 号:issn 1672-8831
    cn11-4111/d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
    35号《侨务工作研究》
    编辑部
邮 编:100037
电 话:010-68320141
      88387581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pg游戏官网登录入口的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